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遗传育种

  • 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佳乐;郑子凡;聂虎帅;刘杰;魏巍;王沛捷;武小娟;吴娟;马艳红;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水分十分敏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对农业的危害不断增加。为了丰富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抗旱新品种,以18个马铃薯品种作为供试材料,测定干旱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对单株结薯数、平均薯重、大中薯数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1.293%。根据综合得分值,‘中薯31号’‘华颂7号’和‘华颂56’为相对抗旱的马铃薯品种。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8个马铃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GD)值0.66为基准,将18个马铃薯品种分为4类:‘中薯9号’‘中薯28号’‘中薯31号’‘内农薯2号’‘大西洋’‘中薯18号’和‘中薯668号’为一类;‘中薯27号’‘中薯19号’‘V7’‘华颂56’‘希森6号’‘华颂58’‘内农薯1号’和‘华颂34’为一类;‘华颂7号’和‘Innovator’为一类;‘冀张薯12号’单独归为一类。此研究结果为今后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利用及抗旱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了依据。

    2023年03期 v.37;No.191 193-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王娟;水建兵;陈自雄;马菁菁;高晓星;何小谦;陈小丽;

    马铃薯产业是甘肃省定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于2021~2022年在定西市以‘陇薯6号’为对照,对参试的12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田间性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进行了2年的测定和评价。参试品种的熟性为中熟、中晚熟、晚熟和极晚熟。各品种出苗率均在84.7%~100%。‘14W-3’‘天薯17号’‘百泉1号’2年综合表现为抗病性强。2021年参试品种产量最高的是‘14W-3’和‘百泉1号’,分别为56 936和56 236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分别增产42.10%和40.35%;‘F1-1-42’‘京张薯1号‘’天薯18号’产量分别为46 469,46 336和42 869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分别增产15.98%、15.64%、6.99%。2022年产量最高的是‘百泉1号’,为71 087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72.26%;其次为‘陇薯20号’,产量为57 253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38.73%;‘F1-1-42’‘DSS-35’‘14W-3’‘京张薯1号’产量分别为54 753,53 586,51 919和51 669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分别增产32.68%、29.85%、25.81%、25.20%。‘14W-3’和‘百泉1号’两年产量相对稳定。各品种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相对较低。从抗病性、产量和产量稳产性、品质综合评价,‘14W-3’‘百泉1号’品种表现优良,可作为晚熟品种在甘肃省中部地区及同类生态区域示范种植。

    2023年03期 v.37;No.191 210-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栽培生理

  • 稻壳覆盖量对冬作马铃薯钾素吸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邓伟;官利兰;管大伟;刘涛;谭微;张新明;

    稻壳资源丰富,便于操作,透气性好。在冬作马铃薯栽培过程中,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一级种为供试材料,T1为无稻壳和无施肥,而T2、T3、T4、T5分别用0,6 000,9 000和12 000 kg/hm2的稻壳对马铃薯进行覆盖,生物有机肥均施4 500 kg/hm2,缓释复合肥均施1 500 kg/hm2,探究不同稻壳覆盖量对马铃薯产量、产值及钾素营养特性的影响。在整个采样期内,各处理块茎钾素积累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在齐苗58 d时,T1~T5达到最大积累量,分别为1 382.42,2 244.38,2 602.51,2 956.76和2 956.76 mg/株,此时块茎钾素积累量占全株的比例达到最大,分别为67.61%、71.20%、70.79%、76.42%、72.82%。T3的总产量为34 743 kg/hm2,显著高于T2,较T2增加29.48%。T3和T4的总产值显著高于T2,分别较T2增加30.74%和25.91%。因此,6 000 kg/hm2的稻壳可以作为广东省冬作马铃薯栽培供试条件下的适宜覆盖量。

    2023年03期 v.37;No.191 219-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土壤肥料

  • 加工型马铃薯品质对氮钾肥供应的响应

    宋雪微;商靖雯;杨晓彤;石瑛;

    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对块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等品质指标有严格要求,这些指标与养分供给息息相关。为了解不同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对氮钾肥的偏好,在东北黑土条件下,以‘东农314’和‘东农322’两个自主选育的加工型新品种为供试材料、‘大西洋’为对照,设置常肥、高钾、高钾高氮3个不同的氮钾配比,从块茎膨大期开始取样直至收获,比较分析3个加工型品种块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及粗蛋白含量的差异。‘东农322’在施用常肥N 109.5 kg/hm2、K2O 112.5 kg/hm2时块茎的加工品质较好,‘东农314’和对照品种‘大西洋’对氮钾肥的吸收规律相同,在常肥基础上增施37.5 kg/hm2钾肥可以增加块茎中干物质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提升其加工品质。因此,‘东农314’和‘东农322’两个新品种施用合适的氮钾肥均可作为加工型品种推广应用。

    2023年03期 v.37;No.191 227-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水肥一体化”下马铃薯磷肥的合理施用

    张丽微;董清山;解国庆;华玉晨;范书华;王艳;宋泽;

    磷肥不合理施用导致马铃薯磷肥利用率偏低,不能持续高产的现象较普遍。因此,研究马铃薯群体的磷素吸收规律,可为马铃薯持续高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本地主栽品种‘尤金’,以“水肥一体化”管理为核心技术,设置5个磷肥梯度,分别为P1(0 kg/hm2)、P2(90 kg/hm2)、P3(120 kg/hm2)、P4(150 kg/hm2)、P5(180 kg/hm2),研究磷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其他指标的影响。随着磷肥施入量的不断增加,色素含量、商品薯率、单株结薯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磷肥施用量在150 kg/hm2时,折合产量(39 330 kg/hm2)达到最高值,较P1增产43.03%,马铃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情况、块茎增重速度各项指标均高于P1,磷肥肥料利用率为36.44%,磷农学效率为78.88 kg/kg,马铃薯相应的经济收益及增加收益情况均以P4最高,最适合“水肥一体化”管理条件下马铃薯的生长。

    2023年03期 v.37;No.191 236-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病虫防治

  • 4种杀菌剂在秋季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的效果

    丰加文;林知许;邓琳梅;陈晨;王兴国;刘霞;

    马铃薯晚疫病危害严重,可侵染不同生育阶段的马铃薯,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因此,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对马铃薯安全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对秋季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该研究对目前常用于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的4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全程施药5次。调查各处理的发病情况,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效。4种杀菌剂均有较好的防效,平均防效排序为: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SC>10%氟噻唑吡乙酮OD>100 g/L氰霜唑SC>50%烯酰吗啉WP。其中,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SC总平均防效最好,为70.90%;10%氟噻唑吡乙酮OD总平均防效次之,为66.53%。因此,在秋季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可结合实际选用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SC和10%氟噻唑吡乙酮OD交替进行防控。

    2023年03期 v.37;No.191 245-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 ]
  • 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马铃薯田有翅蚜种类及迁飞动态

    陈利苹;陈齐云龙;张磊;孙平平;张斌;李正男;

    蚜虫作为马铃薯田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中国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02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采用黄皿诱蚜器开展马铃薯田蚜虫种类及其有翅蚜迁飞动态研究。共采集到20种有翅蚜,分属于16属。其中,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pruni)、桃蚜(Myzus persicae)、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为优势种。优势种蚜虫迁飞有2个发生高峰期,首个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诱集量8.2~9.2头/皿;第2次迁飞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诱集量6.1~10.3头/皿。桃粉大尾蚜的迁飞要稍早于桃蚜和玉米蚜,玉米蚜的2次迁飞高峰期的间隔时间较短。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蚜虫种类和迁飞动态,为蚜虫监控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03期 v.37;No.191 252-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贮藏加工

  • 富锌马铃薯锌分布特征及加工方式对锌含量的影响

    邱心洋;刘雨鑫;袁惠君;李梅;程建新;田世龙;李志忠;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标志着马铃薯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研究不同功能的马铃薯对于马铃薯产品加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总锌和有机锌在两个富锌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陇薯14号’和普通品种‘青薯9号’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熟化方式对总锌含量的影响。在3种供试马铃薯品种中,‘陇薯7号’内髓部和外髓部作为主要可食部分总锌含量最高,达18.7μg/g DW,比‘青薯9号’高20.4%;其内髓部有机锌含量达10.7μg/g DW,比‘青薯9号’和‘陇薯14号’分别高4.8%和57.8%。5种熟化方式中,烤制对富锌马铃薯可食部位的锌含量影响最小,蒸制、水煮、煎制、油炸均使3个马铃薯品种可食部位锌含量大幅损失,损失量排序为水煮>蒸制>煎制>油炸。研究结果表明,‘陇薯7号’内髓部总锌含量以及有机锌含量丰富,可用作富锌马铃薯产品生产的原料,在对富锌马铃薯的加工过程中为降低锌含量的损失应尽可能选择烤制处理。

    2023年03期 v.37;No.191 258-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马铃薯育种技术的优化与新形势下的发展

    李结平;单友蛟;

    作为全球第三重要的主粮,马铃薯能提供比谷类粮食更加全面的人类所需营养物质,被称为“完美的食品”,优良的马铃薯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马铃薯的育种技术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综述论述了四倍体马铃薯传统育种的技术要点及优化想法,包括野生种的利用价值和导入技术手段,前育种研究的成功案例,四倍体传统育种中亲本选择、早代选择和种薯扩繁的技术要点。随着农业新技术的突破,杂交马铃薯‘优薯1号’表现出优良的农艺性状,马铃薯育种技术有了更多的发展方向。如何利用马铃薯营养繁殖、再生能力强等生物学优势,优化提升传统育种技术,如何在新的育种技术发展方向下建设配套技术,将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将快速发展的基因组和表型组等大数据分析技术、转基因工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与马铃薯育种技术相结合,加速育种进程,高效获得目标品种是值得思考的课题。最后,综述通过成功的实例引发对马铃薯育种技术发展的思考,目的是优化当前马铃薯育种技术,加速育种进程,实现快速高效获得优良马铃薯品种,应对将来气候变化和人口增加造成的粮食短缺问题。

    2023年03期 v.37;No.191 265-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7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产业开发

  • 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全程机械化的实践与思考

    李永成;杜宏辉;文国宏;刘永红;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组成部分。缘于特殊的气候和立地条件,甘肃省渭源县适宜马铃薯种薯繁育但农机具普及程度低。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在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全程应用进程,甘肃省渭源县引进和推广新型农机装备,在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核心区域开展了马铃薯种薯繁育供应机械化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实践探索、成效调查、趋势了解、问题分析,提出通过耕地的宜机性建设、农艺的区域化布局、推广宜地性农机具三项措施,同步推进马铃薯种薯农机农艺融合,进而实现马铃薯产销全程机械化。

    2023年03期 v.37;No.191 27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品种介绍

  •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9号’

    杨昕臻;白永杰;李掌;曲亚英;郑永伟;文国宏;贾小霞;李高峰;李建武;张荣;马胜;李国权;

    陇薯19号’是以‘Favorita’为母本,‘L0116-1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马铃薯(2022)620036]。‘陇薯19号’生育期88 d左右,属中熟鲜食品种。植株半直立,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3.5个。块茎卵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芽眼浅,商品薯率86.00%以上。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55 kg/667m~2,较对照‘LK99’(2 104 kg/667m~2)增产16.69%。干物质含量17.48%,粗淀粉含量13.86%,粗蛋白含量1.97%,维生素C含量7.85 mg/kg,还原糖含量0.31%。植株田间晚疫病表现抗病,高抗卷叶病毒病。适宜在甘肃省白银市、天水市、平凉市、陇南市,以及山东省济南市川水地种植。

    2023年03期 v.37;No.191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晚熟鲜食马铃薯新品种‘渝万薯16号’的选育

    徐茜;李保证;肖波;

    渝万薯16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2014年收获‘合作23’天然结实种子,经选育而成的马铃薯鲜食新品种。2023年3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马铃薯(2023)500006。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00 d。叶绿色,茎绿色带局部紫色,株高80.8 cm,主茎数3.5个,花冠白色,开花繁茂,天然结实性中。块茎椭圆形,薯皮浅黄色,薯肉乳白色,芽眼浅,薯皮光滑,结薯集中,块茎整齐度好,块茎商品薯率71.70%。2020~2021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西南组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 989 kg/667m~2,较对照‘鄂马铃薯5号’(1 610 kg/667m~2)增产23.54%。干物质含量23.00%,淀粉含量14.81%,蛋白质含量2.12%,维生素C含量15.40 mg/100 g,还原糖含量0.16%。植株中感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重花叶病毒病。‘渝万薯16号’适宜在重庆市东北部、贵州省西部及西北部、湖北省西南部、四川省西南部、云南省东北部及西部、陕西省安康市马铃薯春作区种植。

    2023年03期 v.37;No.191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新品种‘冀围薯8号’的选育

    汪磊;崔江慧;丁宗环;陈啸天;林柏松;王莉莉;刘晓静;贾国忠;

    ‘冀围薯8号’是以‘斯凡特’为母本,以荷兰系混合花粉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202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2)130102。该品种属中晚熟鲜食型品种,生育期95 d左右。株高70 cm,植株半直立,花冠白色。块茎短卵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单株结薯数6~8个,平均单薯重194 g。2019~2020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2 817 kg/667m2,较对照‘斯凡特’(2 600 kg/667m2)增产8.35%。块茎干物质含量14.60 g/100 g,淀粉含量8.97 g/100 g,粗蛋白含量1.85 g/100 g,维生素C含量26.30 mg/100 g,还原糖含量0.33 g/100 g。中抗晚疫病,抗马铃薯S病毒。‘冀围薯8号’适宜在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种植。

    2023年03期 v.37;No.191 28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