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遗传育种

  • 浅埋滴灌模式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薛鑫海;陈煜林;李慧成;冯紫荟;林团荣;丘智晃;邓兰生;

    绝大部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以黄皮马铃薯品种为主,缺少与彩色马铃薯品种的对比研究,而且在重底肥轻追肥的条件下进行,并不能很好地表现出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上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试验在浅埋滴灌模式下,根据马铃薯薯皮的颜色,将6个参试马铃薯品种分为2组,分别以乌兰察布市重点推广黄皮品种‘希森6号’(CK_Y)和红皮品种‘后旗红’(CK_R)作为对照,调查不同品种的物候期、块茎性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养分积累与运移。在黄皮品种中,‘希森 6 号’(CK_Y)的产量最高,‘M13’次之,但‘M13’的商品薯率最高且块茎性状的综合表现良好。因此,建议‘M13’在四子王旗继续试验示范。而对于红皮品种来说,‘雪川红’和‘川引2号’产量均显著高于‘后旗红’(CK_R),‘雪川红’的商品薯率最高,‘川引 2 号’次之,分别为 88.17%和 85.74%,其中‘雪川红’的块茎性状综合表现良好。因此,建议‘雪川红’在四子王旗继续试验示范。

    2022年01期 v.36;No.183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夏作马铃薯区域特点现状分析

    隋启君;李燕山;徐宁生;鲍志猛;

    通过中国夏作马铃薯不同区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情况分析,揭示不同区域马铃薯的产量水平、特点和比较优势,为不同区域马铃薯生产技术提高提供参考意见。研究对2019~2021年国家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中晚熟东北组、中晚熟华北组、中晚熟西北组、中晚熟西南组多点试验中马铃薯产量、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通过采用滴灌等技术以及品种更新换代等措施,马铃薯单产大幅度提高,近三年马铃薯多点试验平均单产达到2 870 kg/667m~2,成为中国夏作马铃薯单产最高的区域,西南地区单产最低,为1 856 kg/667m~2。结合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分析,该区马铃薯单产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西北地区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是4个区域中最高的,达到20.8%,这与西北地区光照充足,生育期长密切相关;另外,各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春旱问题,是影响各区域马铃薯出苗的限制因素之一。

    2022年01期 v.36;No.183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榆林南部旱地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汪奎;韩强;方玉川;韩宝;吕军;高青青;

    马铃薯产业一直是榆林市旱地农业的主导产业,该区域生产的马铃薯薯形好、品质优,深受市场喜爱,但生产中存在品种结构单一问题。为了筛选出该区域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2021年引进11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为对照,在榆林市清涧县下廿里铺镇贺家塬村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安1106-175’‘榆薯5号’生育期与‘克新1号’(CK)类似,产量分别较对照高33.40%、35.12%,达到极显著差异,适宜在榆林南部旱地推广。‘宁薯17号’‘宁薯18号’‘天薯15号’‘秦薯102’属于晚熟品种,产量分别较‘克新1号’(CK)高28.47%、39.71%、32.03%、28.05%,可作为搭配品种在该区域推广。

    2022年01期 v.36;No.183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追施尿素对云南省冬小春马铃薯‘云薯902’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梁淑敏;尹自友;王颖;康桂辉;谢家华;李明福;文建斌;岳红林;白建明;隋启君;

    为研究追施尿素量和施用时间对‘云薯902’块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云薯902’为材料,‘丽薯6号’为对照,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尿素(N 46%)为氮肥,于2018~2020年在云南玉溪和建水实施。玉溪试验点分别设置0(CK)、150、300 kg/hm~2尿素施用处理,第1年试验不设重复,第2年试验设3次重复。建水试验点第1年分别设置0(CK)、225、300和375 kg/hm~2尿素施用处理,第2年分别设置0(CK)、225、300 kg/hm~2尿素施用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块茎产量与农艺性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其种植效益。在冬小春作区出苗后(出苗率75%)30 d内增施尿素处理可以使‘云薯902’株高、分枝数、地上部茎叶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单个块茎重较对照(CK)分别增加8.6%,25.0%,35.8%,8.6%,29.1%(2点2年平均,其中玉溪试验点第2年的单株结薯数和单个块茎重数据未调查),最终使‘云薯902’大薯率增加10.3%,块茎产量增加26.3%,种植户的收益平均增加17 946元/hm~2。但是以增施150 kg/hm~2(玉溪试验点)和225 kg/hm~2(建水试验点)尿素的效果最佳,超过该用量产量虽增加但是施肥效率不高。在出苗30 d后增施尿素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如在建水试验点第2年试验由于追施时间为2020年3月20日,属于结薯后期,追施氮肥反而不利于块茎膨大,最终导致减产。

    2022年01期 v.36;No.183 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全程液体配方肥追肥对膜下滴灌马铃薯的减肥增效作用

    邢杰;陈煜林;丘智晃;赖忠明;李慧成;姬静华;邓兰生;

    田间液体配肥站模式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施肥现状,以马铃薯‘黄心226’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常规底肥和中耕肥+滴灌追肥(总养分1 200.5 kg/hm~2)(CK),不施底肥、全程滴灌追肥且追肥总养分分别为398.3 kg/hm~2(T1)和531.0 kg/hm~2(T2)3个施肥处理,探究不施底肥,全程液体配方肥追肥在膜下滴灌马铃薯的减肥增产增效作用。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在施肥总量较CK分别减少66.82%和55.77%的情况下,马铃薯地上部农艺性状、匍匐茎数、块茎数、生物量与CK的差异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T1处理增产3.34%、增收3 144元/hm~2,T2处理提高了相对叶绿素含量,且显著增产22.01%,增收11 294元/hm~2。综上,不施底肥,全程滴灌追肥且追肥总养分为531.0 kg/hm~2的T2施肥模式,可达到减肥、增产、增效的综合最优效果。

    2022年01期 v.36;No.183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病虫防治

  • 除草剂对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李晓蓉;胡冠芳;牛树君;王玉灵;赵峰;许维诚;付克和;

    为探明除草剂对马铃薯的安全性,选用甘肃省目前主要种植的13个马铃薯品种,系统研究3种茎叶喷雾除草剂砜嘧磺隆、嗪草酮和灭草松以及3种土壤处理除草剂二甲戊灵、利谷隆和精异丙甲草胺对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砜嘧磺隆WG 2 g/667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苗期茎叶喷雾对‘青薯9号’‘陇薯6号’和‘陇薯7号’3个马铃薯品种相对安全(2级药害),对‘大西洋’‘克新1号’‘费乌瑞它’‘黑金刚’‘LK99’‘荷兰15号’‘冀张薯8号’‘丽薯6号’‘新大坪’和‘陇薯10号’10个品种有严重药害(4级药害)。70%嗪草酮WP 56 g/667m~2苗期茎叶喷雾对‘陇薯7号’‘黑金刚’和‘新大坪’3个品种具药害或毁灭性药害(3级或5级药害),对‘费乌瑞它’相对安全(2级药害),对‘丽薯6号’‘冀张薯8号’‘青薯9号’‘LK99’‘陇薯6号’‘陇薯10号’‘荷兰15号’‘大西洋’和‘克新1号’9个品种安全(1级药害)。480 g/L灭草松AS 120 mL/667m~2苗期茎叶喷雾对13个供试马铃薯品种很安全或安全(0级或1级药害)。330 g/L二甲戊灵EC 99 mL/667m~2、50%利谷隆WP175 g/667m~2和960 g/L精异丙甲草胺EC 192 mL/667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对13个品种均很安全(0级药害)。研究结果对指导马铃薯田除草剂科学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1期 v.36;No.183 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9种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黑胫病抗性评价

    张竞丹;孙平平;张佳;张磊;吕文霞;马强;李正男;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主栽马铃薯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性,试验采用离体块茎接种和温室盆栽注射接种2种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方9个主栽马铃薯品种(‘V7’‘英尼维特’‘费乌瑞它’‘大西洋’‘冀张薯12号’‘夏坡蒂’‘布尔斑克’‘中加7号’和‘中加2号’)的黑胫病抗性进行了评价。离体块茎接种法结果表明‘英尼维特’与‘V7’为抗性品种,‘大西洋’‘夏坡蒂’‘中加7号’表现为中抗,抗性品种占所测试马铃薯品种的55.56%。温室盆栽注射接种法测定结果表明‘英尼维特’‘冀张薯12号’与‘V7’为抗性品种,‘费乌瑞它’抗性最差,为中感品种。综合2种接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认为‘英尼维特’和‘V7’为抗马铃薯黑胫病的品种,‘费乌瑞它’对黑胫病的抗性最差。该研究对马铃薯抗黑胫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2年01期 v.36;No.183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马铃薯渣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

    刘琳;赵宇慈;苏德花;曾凡逵;

    目前,对于马铃薯加工后的副产物马铃薯渣资源化使用的最多方式是将其饲料化,将马铃薯渣进行发酵作为饲料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整个操作简便,适合大规模推广。用马铃薯渣发酵饲料饲喂畜禽,能够提高生产性能、免疫力,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就马铃薯渣饲料资源的营养特性、饲料化利用技术、对畜禽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研究和应用情况以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重点分析总结微生物发酵马铃薯渣的质量评估指标和效益,对马铃薯渣饲料化利用的研究和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2022年01期 v.36;No.183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连作障碍及其防控的研究进展

    丁凯鑫;王立春;单莹;田国奎;王海艳;李风云;潘阳;庞泽;史乔丹;

    连作障碍现象在马铃薯生产中普遍存在,已成为制约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形成是多个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包括土壤酶活性的改变、土壤养分失衡、自毒物质积累、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如何解决马铃薯连作障碍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针对难题具体阐述了轮作、抗性品种应用、土壤灭菌消毒、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和生物防治技术防控措施,以期缓解马铃薯连作障碍,从而提高马铃薯生产质量。文章综述了连作障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成因和防控的关键措施,并对今后如何更有效的解决连作障碍进行了展望,为后期研究马铃薯连作障碍提供更深入的有力支撑。

    2022年01期 v.36;No.183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产业开发

  • 中国马铃薯主要品种特征与产业布局分析

    张颢城;李中慧;王秀丽;

    马铃薯种质资源发展对中国马铃薯生产加工产业向“科技支撑”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品种的分布特征、品质及抗性特征和加工方式3方面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马铃薯品种选育已经依托主要产区形成集中化趋势,其中,不同品种的产量、抗病性、耐贮藏性和适宜加工方式等特征是影响品种推广种植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马铃薯育种改良中,应进一步发挥马铃薯广种高产、种植效益高的优势,开发具有抗病性强、耐仓贮、适宜加工的新型品种,同时挖掘马铃薯营养丰富均衡特征,助力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2022年01期 v.36;No.183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马铃薯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赵多;闫述乾;

    基于甘肃省大型马铃薯批发市场在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的价格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算出价格数据的极差、平均值、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对历年月度价格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价格弹性、蛛网理论、季节指数等来解释价格波动,提出从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解释价格波动的原因。最后,为了进一步保障薯户的利益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如深入研究价格波动规律和建立价格波动预测平台等。

    2022年01期 v.36;No.183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品种介绍

  • 马铃薯新品种‘丽薯14号’的选育

    和平根;和习琼;和生鼎;石涛;王菊英;李光达;方子松;

    丽薯14号’是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的杂交组合‘抗青9-1’(♀)ב合作23’(♂)实生种子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马铃薯(2020)530097。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05 d,鲜薯食用。植株田间长势强,株型半直立,叶绿色,茎褐色,花紫色,株高79 cm,茎粗1.1 cm,可自然结实。薯形扁圆,薯皮光滑,薯皮黄色带有不规则紫色斑点,芽眼小而浅带紫色,肉白色。休眠期长,耐贮性好。块茎干物质含量17.60%,淀粉含量10.97%,维生素C含量30.40 mg/100 g,蛋白质含量2.17%,还原糖含量0.12%。薯块食味较优,适合鲜食。中抗晚疫病,高抗青枯病,抗花叶病毒病。产量在2 400 kg/667m~2以上,最高达3 137 kg/667m~2。适宜种植于海拔在1 100~2 200 m的早春作区域。

    2022年01期 v.36;No.183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新品种‘春薯11号’的选育

    张胜利;韩忠才;孙静;徐飞;王中原;邱博妍;

    春薯11号’是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以新型栽培种‘78-11-1’为母本、‘冀张薯8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择、鉴定而育成的鲜食和淀粉加工兼用型新品种。2022年1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2)20220012。生育期89 d左右;生长势强,株高68.3 cm左右;茎绿色、叶绿色;花冠白色、花期长;块茎整齐、商品薯率81.20%,薯形卵圆形、薯皮淡黄色、薯肉乳白色、芽眼浅、表皮略麻。干物质含量23.46%,淀粉含量17.20%,维生素C含量21.80 mg/100 g,粗蛋白含量1.99%,还原糖含量0.17%。中抗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高感晚疫病。2017~2018年适应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092 kg/667m~2,较对照‘克新13号’(2 734 kg/667m~2)增产13.09%。适宜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春季种植。

    2022年01期 v.36;No.183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2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征稿

    <正>为落实2021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会议纪要精神,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22年7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召开2022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会议主题为“马铃薯产业与种业创新”。为保证本次会议论文集的如期出版,现提前征稿,望广大马铃薯业内工作者予以关注。具体投稿方式和要求如下:1.论文投稿和版面费缴纳通过中国马铃薯信息网(www.chinapotato.org)进行,登陆网站后进入“中国马铃薯大会”栏目,请仔细阅读网页左侧“论文集投稿须知”,然后进入“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投稿入口”进行操作。

    2022年01期 v.36;No.18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