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丽丽;王浩瑛;宫晓晨;薛绪掌;胡跃高;
为研究不同光质对马铃薯组培苗形态生长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以‘中薯4号’马铃薯组培苗单节茎段为外植体,白色LED光源作对照(CK),探究5种不同光质的LED光源处理即100%红光(RR),100%蓝光(BB),100%绿光(GG),75%红光+25%蓝光(RB)和45%红光+35%蓝光+20%绿光(RBG)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光处理显著改变组培苗的生长形态,RR和GG处理下组培苗茎秆纤细;BB处理下的组培苗茎秆粗矮。RB和RBG处理下组培苗在茎长、茎粗、叶面积和根系总长度等形态指标方面均高于CK。BB通过增加各生长期组培苗叶片内源细胞分裂素(IPA、ZR和DHZR)含量,促进叶片生长发育;RR通过提高组培苗根系内源ABA含量,增加根系抗胁迫能力;在整个生长期,RR和GG处理的马铃薯组培苗茎中高浓度的内源GAs和IAA协同作用刺激茎细胞伸长和节间伸长,显著增加了组培苗茎长和节间长。总之,不同LED光谱通过参与调控马铃薯组培苗各器官内源激素的分布进而影响其生长。
2020年05期 v.34;No.175 257-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0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 ] - 祁驰恒;许娟妮;尼玛卓嘎;曾钰婷;
为了探讨西藏自治区马铃薯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差异,利用基因测序分型(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技术对24个马铃薯地方品种和1个主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5个马铃薯品种观测杂合度(Ho)为0.24,期望杂合度(He)为0.1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6,核苷酸多态性(PI)为0.19,显示马铃薯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分化系数、遗传距离、群体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所有参试品种分为3个类群,遗传分化水平整体较高,但部分品种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较低。
2020年05期 v.34;No.175 268-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冯志文;曹亚宁;孙清华;李文思;吴健;张若芳;
近年来,马铃薯黑胫病在中国马铃薯主产区广泛发生,且呈逐年加重趋势。目前,药剂防治仍是该病的主要防治方法。为筛选有效防治马铃薯黑胫病的药剂,采用抑菌圈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3种主要致病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Pa)、P. carotovorum subsp. brasiliensis(Pcb)和P.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Pcc)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21%中生·乙酸铜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5%噻霉酮水乳剂、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对马铃薯黑胫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筛选出抑菌圈直径> 10 mm的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表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2%春雷霉素水剂和1.5%噻霉酮水乳剂对马铃薯黑胫病菌Pa抑制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14.11,8.63和2.17μL/mL;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和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对马铃薯黑胫病菌Pcb抑制效果较好,其对Pcb的EC50值分别为3.63,8.06和14.69μL/mL;2%春雷霉素水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1%中生·乙酸铜可湿性粉剂和1.5%噻霉酮水乳剂对Pcc的抑制效果较好,其对Pcc的EC50值分别为4.75,1.18,6.75和0.21μL/mL。因此,除春雷霉素水剂外,高浓度的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噻霉酮水乳剂、中生·乙酸铜可湿性粉剂和琥胶肥酸铜悬浮剂均具有广谱性,对3种黑胫病菌Pa、Pcb、Pcc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琥胶肥酸铜悬浮剂对Pcb和中生·乙酸铜可湿性粉剂对Pcc的抑制效果更佳。
2020年05期 v.34;No.175 281-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3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 ] - 王冰;常婧一;白家琪;晋伊美;杨志辉;赵冬梅;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而温度是决定马铃薯晚疫病是否发生及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不同温度及同一温度不同时间的胁迫处理对致病疫霉生长及产孢能力的影响,以18℃恒温培养作为对照,对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和云南两个地区的致病疫霉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胁迫处理。待菌株在18℃培养至三分之一皿时,每天在30,35和40℃分别进行3,6和9 h的变温处理,连续处理4 d,变温处理后的菌株继续18℃培养,直至对照菌株长满整个培养皿。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致病疫霉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菌株NY13-12受到的抑制最为明显,在30,35和40℃高温处理9 h时,菌落直径较对照分别减少28.74%、37.13%和53.89%。高温胁迫对致病疫霉的产孢具有不同的影响,30和35℃处理对致病疫霉的产孢量有刺激作用,但40℃处理对产孢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NY13-8在30℃处理9 h后,单位面积产孢量为1 280个/mm2,是对照的11.85倍,但40℃处理3 h后单位面积产孢量较对照减少37.04%。研究结果为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的构建及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持。
2020年05期 v.34;No.175 290-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罗文彬;李华伟;许泳清;纪荣昌;林志坚;许国春;邱思鑫;汤浩;
‘闽薯3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Chieftain’ב郑薯6号’杂交组合实生薯,经过在福建省内多年多点鉴定和区域试验选育的冬作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0 d。株高47.3 cm,叶片绿色,茎绿色。单株块茎数4.9个,单株薯重0.48 kg,薯形短椭圆,薯皮红色光滑,薯肉中等黄色,红芽眼,芽眼浅,商品薯率83.5%。干物质含量18.16%,淀粉含量13.21%,蛋白质含量1.95%,维生素C含量18.92 mg/100g。中感晚疫病,高抗早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PVX),抗重花叶病毒病(PVY)。食用品质好。2014~2016年福建省马铃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1 640 kg/667m2,较对照‘紫花851’增产6.06%。适宜在福建省冬、春季种植。
2020年05期 v.34;No.175 316-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周芳;贾景丽;刘兆财;贾立君;徐小虎;张昱;郑玉宝;
‘本薯6号’是由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于2007年以‘费乌瑞它’作母本,‘早大白’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0)210085。该品种生育期60 d,为早熟品种。块茎长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较浅,大中薯率87.55%。‘本薯6号’平均产量2 722 kg/667m2。块茎淀粉含量10.38%,粗蛋白含量2.15%,还原糖含量0.22%,维生素C含量269.40 mg/kg。中抗马铃薯X病毒,中抗马铃薯Y病毒。该品种适宜在庄河、锦州、铁岭、阜新、本溪等辽宁省二季作地区春季种植。
2020年05期 v.34;No.175 319-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正>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和定西市人民政府主办,定西市农业农村局和安定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于2020年9月26~28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有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副代表玛哈·艾哈迈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程维红,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定西市委副书记、市长戴超,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种业司、乡村产业发展司、全国农技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以及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甘肃等15个马铃薯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部门领导。
2020年05期 v.34;No.175 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正>为鼓励青年积极从事马铃薯研究,踊跃投稿《中国马铃薯》杂志和《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授权《中国马铃薯》杂志编辑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对象是具有中级职称或以下的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评选范围是2019年发表在《中国马铃薯》杂志和《马铃薯产业与健康消费》一书中的研究性论文(这里不包括综述,产业开发和品种介绍)。最终评出优秀论文12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排名不分先后。
2020年05期 v.34;No.175 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菲范登记证号:农肥(2007)准字0778号登记作物:马铃薯、西瓜1.菲范DELFAN,原装进口。2.菲范DELFAN,是游离态氨基酸肥,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高效游离态氨基酸、螯合态的微量元素、有机氮,促进根系发育、马铃薯封垄、薯块膨大。3.菲范DELFAN,有效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具有较强的双向内吸性,可被根、茎、叶吸收,
2020年05期 v.34;No.175 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正>中国马铃薯大会为科研、生产、加工、市场、消费,即整个马铃薯产业链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能够在一起分享取得的科研成果,提出问题,应对新的挑战,极大地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的召开得到了政府、科研、企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筹办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有:
2020年05期 v.34;No.175 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正>现有《中国马铃薯》杂志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和2019年精装合订本,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2011年《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2年《马铃薯产业与水资源高效利用》,2013年《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2014年《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2015年《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6年《马铃薯产业与中国式主食》,2017年《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8年《马铃薯产业与脱贫攻坚》,2019年《马铃薯产业与健康消费》和2020年《马铃薯产业与美丽乡村》,每本定价100元。
2020年05期 v.34;No.175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