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遗传育种

  • 陕北地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方玉川;汪奎;吕军;张圆;

    陕北地区马铃薯品种结构单一、退化严重、病虫害滋生,严重制约着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与栽培模式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2015~2016年,在陕北榆林、延安开展了5个品种7点次的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为对照,对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形态特征、块茎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015和2016年,7个试验点平均产量均与对照品种‘克新1号’达到极显著差异的品种为‘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3号’,2年分别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43.19%、21.65%、28.45%和49.51%、21.88%、11.40%;经济性状方面,‘陇薯7号’、‘青薯9号’和‘陇薯13号’商品薯率分别为76.28%、75.11%和74.98%,略低于对照品种(78.53%),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0.68%,20.05%和19.41%,高于对照品种(14.90%)。因此,这3个品种适宜在陕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2020年02期 v.34;No.172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 ]
  • 马铃薯V型ATP酶E亚基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庞鹏湘;郜刚;

    V-ATP酶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负责质膜上的质子转运和胞内不同细胞器的酸化,包括吞噬体、早期内小体、溶酶体、突触体、高尔基体、网格蛋白凝聚体、致密核心分泌颗粒和植物液泡。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型ATP酶E亚基的理化性质、细胞内定位、保守结构及高级结构进行预测。基于NCBI数据库中有物种代表性的20种V型ATP酶E亚基序列构建了进化树。该序列的全长为725 bp,可编码一条24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27 689.84 D,定位于细胞质中,无信号肽序列,无跨膜区,等电点为7.28,属于亲水性氨基酸。相关结果期望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马铃薯中特别是在抗青枯病分子育种中的功能提供相关依据。

    2020年02期 v.34;No.172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栽培生理

  • 干旱胁迫对冬播马铃薯现蕾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韩德鹏;尹智宇;杨蓓;翁大成;许从恩;肖关丽;

    云南省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冬马铃薯栽培。为探明干旱胁迫对冬播马铃薯现蕾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进行鉴定,试验以云南省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和‘会-2’)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及对照(正常供水CK)条件下测定马铃薯各品种现蕾期的生理生化指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并对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在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较对照增加。除脯氨酸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外,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存在品种间差异。4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会-2’>‘宣薯2号’>‘合作88’>‘丽薯6号’。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生理响应存在差异,即品种抗旱性有差异。

    2020年02期 v.34;No.172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3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 ]
  • 安定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种植模式研究

    杨莹;李继明;冉平;董怀军;陈小花;马旭凤;

    安定区马铃薯和玉米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大,玉米秸秆产量多,将玉米秸秆还田利用和减轻地膜污染有机结合,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旱作农业绿色发展。该试验充分利用安定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研究探索秸秆覆盖代替地膜覆盖的可行性,减轻地膜覆盖对环境污染的压力。通过将玉米秸秆粉碎覆盖在马铃薯种植垄面,与安定区常规种植模式黑色全膜覆盖及露地种植进行比较,研究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起垄种植延长了马铃薯的生长期,为126 d,较秸秆黑膜双层覆盖双垄侧播种植处理延长8 d,较黑色全膜双垄侧播种植处理延长5 d,较露地起垄种植(CK)处理提早2 d。虽保墒、保温效果不及黑色全膜覆盖处理,但提高了马铃薯单株块茎数和块茎重及单位面积产量,秸秆覆盖起垄种植处理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和大薯率分别为7.5粒、0.78 kg、73.1%,较秸秆黑膜双层覆盖双垄侧播种植处理高0.4粒、0.05 kg、6.0个百分点,较黑色全膜双垄侧播种植处理高1.4粒、0.11 kg、11.9个百分点,较露地起垄种植(CK)处理高1.7粒、0.16 kg、16.6个百分点;产量以秸秆覆盖起垄种植处理最高,为41 339 kg/hm~2,较秸秆黑膜双层覆盖双垄侧播种植处理增产5 163 kg/hm~2,增产率为14.3%,较黑色全膜双垄侧播种植处理增产9 072 kg/hm~2,增产率为28.1%,较露地起垄种植(CK)处理增产12 539 kg/hm~2,增产率为43.5%。因此,在安定旱作农业区,秸秆粉碎覆盖种植马铃薯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栽培模式。

    2020年02期 v.34;No.172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 ]

土壤肥料

  • 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马铃薯化肥施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孙磊;汝甲荣;李庆全;曹春梅;董清山;于洪涛;石瑛;

    为了了解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马铃薯生产中的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马铃薯化肥减施提供参考依据和目标,对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主产区的25个市,71个县的536户的马铃薯种植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平均养分用量为N 160 kg/hm~2,P_2O_5151 kg/hm~2,K_2O 227 kg/hm~2,磷钾偏施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养分施用比例不合理。因此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应适当降低磷钾用量,合理调整养分比例。

    2020年02期 v.34;No.172 94-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8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 ]

病虫防治

  • 马铃薯早熟品种与晚熟品种对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生理反应

    张武;吴雁斌;高彦萍;梁宏杰;吕和平;

    马铃薯病毒病是导致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能够有效降低病毒病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一直是马铃薯研究和生产者的追求。通过研究马铃薯中早熟品种‘LK99’和晚熟品种‘陇薯3号’对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生理反应,进一步明确和比较了中早熟品种‘LK99’和晚熟品种‘陇薯3号’在PVY或PLRV胁迫下的一些生理变化。以未感病和分别感染了PVY、PLRV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LK99’和晚熟品种‘陇薯3号’为研究对象,在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所取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在块茎膨大期测定株高、茎粗、地上鲜重,成熟后测产。试验结果表明,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植株生长受抑制,块茎产量降低、有关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升高、总叶绿素含量减少。植株感染了PVY或PLRV后块茎产量、有关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丙二醛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对变化量表明‘陇薯3号’的受损程度较‘LK99’严重。以块茎产量作为评价标准,则PVY对马铃薯的危害程度较PLRV更为严重。马铃薯植株对PLRV的应激性反应比对PVY强烈,表现为酶活相对增强幅度大、丙二醛含量相对增量高、总叶绿素含量相对减量高。

    2020年02期 v.34;No.172 103-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 ]
  • 生物源农药对马铃薯产量及病害防效的影响

    冉平;王玉娟;李继明;董怀军;武汉军;

    生物源农药具有低毒、无残留、高选择性、不破坏环境、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农药零增长"目标实现的首选,近年来在马铃薯病害防治领域受到普遍重视。试验引进香芹酚、寡糖·链蛋白、芸苔素内酯3种生物源农药,与常规使用的化学农药(霜脲·锰锌)进行对比,以当地马铃薯主发的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疮痂病4种病害为调查对象研究其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拌种和田间喷施生物源农药及化学农药,能延长马铃薯的生育期,对马铃薯的出苗影响不显著;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以寡糖·链蛋白处理为最好,平均是49.8%;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效以霜脲·锰锌处理为最好,平均是66.0%;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以香芹酚处理为最好,平均是49.1%;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以霜脲·锰锌处理为最好,平均是59.8%。产量以寡糖·链蛋白处理的产量最高,是28 808 kg/hm~2,与清水对照相比,增产率53.5%;其次是香芹酚处理,是27 692 kg/hm~2,与清水对照相比,增产率47.6%。因此,在旱作区,建议继续加大对生物源农药的应用试验,并与其他化学农药在马铃薯病害防治中交替配合使用,观察其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020年02期 v.34;No.172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 ]

产业开发

  • 马铃薯主粮化在黑龙江垦区实施进展及存在问题

    许亚坤;徐宁;张洪亮;张荣华;黄泽颖;

    2015年国家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2016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用于主食加工的马铃薯品种播种比率达到30%,主粮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的目标。黑龙江垦区的马铃薯主粮化区域布局于2016年开始,以全程机械化作业为特色,配套优质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模式。将马铃薯品种筛选、高产技术示范、原料薯生产及主粮产品加工等环节紧密结合,促进一体化发展。黑龙江垦区具备优良的马铃薯种植和产品研发基础。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既能填补省内主粮营养成分缺失的情况,又能促进鲜薯产销衔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黑龙江垦区的马铃薯加工主要以全粉和淀粉加工为主,从2017年转向研制主食类产品。综合分析了黑龙江垦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黑龙江垦区马铃薯主粮产业发展的建议,引导和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马铃薯主粮加工产业的发展。

    2020年02期 v.34;No.172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 ]

品种介绍

  • 马铃薯新品种‘京张薯1号’的选育

    张耀辉;马恢;张瑞玖;籍立杰;田国联;任德志;肖长新;

    马铃薯新品种‘京张薯1号’是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2010年以‘90-2-10’为母本,‘冀张薯5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有性杂交,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8年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马铃薯(2018)130075。该品种生育期110 d左右,属中晚熟鲜薯食用型品种。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干物质含量21.50%,淀粉含量13.90%,粗蛋白含量3.34%,维生素C含量19.12 mg/100g,还原糖含量0.30%。中抗晚疫病,抗普通花叶病毒病,抗重花叶病毒病,国家马铃薯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51 672 kg/hm2,较对照‘克新1号’平均增产45.72%。适宜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华北一季作区种植。

    2020年02期 v.34;No.172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书讯

    <正>现有《中国马铃薯》杂志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和2019年精装合订本,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2011年《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2年《马铃薯产业与水资源高效利用》,2013年《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2014年《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2015年《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6年《马铃薯产业与中国式主食》,2017年《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8年《马铃薯产业与脱贫攻坚》和2019年《马铃薯产业与健康消费》,每本定价100元。有需要的读者,可通过邮局将书款汇至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中国马铃薯》编辑部,款到寄书。

    2020年02期 v.34;No.172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中国马铃薯》杂志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内唯一的马铃薯专业领域科技期刊。它以繁荣中国马铃薯事业为办刊宗旨,设有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肥料、病虫防治、综述、产业开发、品种介绍等栏目。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每期定价12.00元,全年72.00元,哈尔滨市邮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4-167。读者也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订阅。

    2020年02期 v.34;No.172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中国马铃薯》杂志约稿函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 1672-3635,国内刊号:CN 23-1477/S,邮发代号:14-167,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我国马铃薯产业为办刊宗旨,积极报道国内外有关马铃薯的学术研究、科研动态和各种实用技术的最新消息。该刊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主管,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马铃薯》(原名《马铃薯杂志》)创刊于1987年。2000年经申请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更名为《中国马铃薯》,同年改为大16开本,并增加彩色广告。2001年《中国马铃薯》经报黑龙江省科委及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将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

    2020年02期 v.34;No.172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