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遗传育种

  • 定西市旱作马铃薯主粮化新品种比较试验

    韩黎明;童丹;刘大江;

    为筛选适应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需求的高产多抗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以定西市主栽品种‘新大坪’、‘陇薯6号’为对照,对10个引进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综合比较分析了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和营养品质等性状。结果表明,‘青薯9号’、‘冀张薯8号’和‘陇薯10号’3个品种产量较高,分别为55 774,46 904和45 982 kg/hm~2,较‘新大坪’分别增产21 280,12 410和11 488 kg/hm~2,增产率分别为61.7%,36.0%和33.3%;较‘陇薯6号’分别增产21 042,12 172和11 25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60.6%,35.0%和32.4%。这3个品种抗旱抗病性强,商品性、营养品质较好,符合马铃薯主粮化品种要求,具有良好的主粮化开发前景,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2020年01期 v.34;No.17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马铃薯适栽品种选择试验

    罗磊;李亚杰;李德明;姚彦红;王娟;马瑞;李丰先;李城德;

    为了筛选出适合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研究以‘陇薯6号’为对照,对12个国内育成马铃薯品种在通渭县(温带半干旱区)和岷县(温带半湿润区)2个试验点的抗病性、生育期、产量和品质进行评价。在抗晚疫病水平上,‘定薯3号’、‘陇薯7号’和‘青薯9号’为抗病,‘冀张薯8号’和‘冀张薯12号’为感病,‘定薯1号’、‘定薯4号’、‘陇薯6号’、‘陇薯10号’、‘天薯11号’、‘天薯12号’和‘冀张薯14号’为中抗。在通渭县,‘青薯9号’、‘天薯12号’、‘定薯4号’、‘定薯3号’、‘天薯11号’、‘陇薯10号’和‘陇薯7号’较‘陇薯6号’(CK)增产2.56%~28.55%,其他品种则减产0.37%~5.76%;在岷县,除‘冀张薯12号’其他品种较‘陇薯6号’(CK)增产1.48%~37.98%,‘冀张薯12号’减产0.85%。因此,建议在温带半干旱区可选择种植的淀粉加工型品种有‘定薯3号’和‘陇薯6号’,鲜薯食用型品种有‘定薯4号’、‘陇薯7号’、‘陇薯10号’、‘天薯12号’、‘天薯11号’、‘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和‘冀张薯14号’;温带半湿润区需在马铃薯生育期根据气候的变化采取有效的晚疫病防治措施,可选择种植的淀粉加工型品种有‘定薯3号’和‘陇薯6号’,鲜薯食用型品种有‘定薯4号’、‘陇薯7号’、‘陇薯10号’、‘天薯12号’、‘天薯11号’、‘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和‘冀张薯14号’;在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土壤肥力差或无灌溉条件的山区可适量种植‘定薯1号’和‘青薯9号’。

    2020年01期 v.34;No.171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表现及其稳定性分析

    李明安;马力;吕文河;

    淀粉加工在马铃薯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广泛种植的原料薯仍然是淀粉含量不高的菜用薯。为选出适于黑龙江垦区种植的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延薯4号’为对照,对5个品种(‘同薯29号’、‘克新27号’、‘东农310’、‘内-9’和‘希森5号’)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以及淀粉产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对照品种‘延薯4号’产量达46 300 kg/hm~2,淀粉含量13.76%,淀粉产量6 394 kg/hm~2,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克新27号’产量(41 731 kg/hm~2)低于‘延薯4号’,但淀粉含量(18.94%)高于‘延薯4号’,结果淀粉产量(7 976 kg/hm~2)最高,但表现并不稳定。‘东农310’和‘希森5号’淀粉含量分别为18.33%和20.46%,并具有较高的淀粉产量,分别为6 709和6 658 kg/hm~2,表现稳定。该研究为淀粉企业正确选择品种提供了基础数据。

    2020年01期 v.34;No.171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 ]

栽培生理

  • 马铃薯不同品种氮素吸收转运规律

    袁昊田;蒙美莲;陈有君;谭伟林;王占忠;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各类型马铃薯氮素养分吸收特点,给予生产施肥环节中一定的理论支持,选择了5个在内蒙古自治区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费乌瑞它’、‘克新1号’、‘陇薯3号’和‘夏坡蒂’),在武川县大豆铺村进行大田试验,对马铃薯各生育时期的不同器官中氮素吸收量、积累速率以及转运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个品种马铃薯的氮素阶段积累量的峰值出现于出苗后的60~75 d。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氮积累总量最小,为610.85 kg/hm~2;而中晚熟品种‘大西洋’的氮积累总量相对较大,达到847.56 kg/hm~2。全生育期氮素在叶片中的分配呈现递减趋势,在茎秆中的分配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块茎中的分配呈现递增趋势。叶、茎秆、块茎中氮素分配率在全生育期中的变化区间分别为(29.9%,93.0%)、(6.6%,36.7%)和(0,59.9%)。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氮素吸收方式差异较大,大田施肥管理需做针对性处理。

    2020年01期 v.34;No.171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陈小花;马德良;李继明;李城德;付宏斌;李丰先;

    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了土壤与环境的污染,对旱作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为了降低农业生产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探索寻求新型的绿色环保覆盖高效模式,通过运用粉碎秸秆来代替地膜,设置秸秆粉碎覆盖垄作侧播处理,与当地常规种植模式对比,研究了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处理的保温保墒效果不及黑色全膜双垄侧播处理,但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提高0.4个/株,单株粒重提高0.05 kg/粒,从而明显提高大薯率,大薯率相比黑色全膜双垄侧播栽培模式提高6.0个百分点,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41 339 kg/hm2,较黑色全膜双垄侧播处理增产14.3%,较黑色半膜覆盖侧播处理增产28.1%,较露地穴播增产43.5%。因此,秸秆粉碎覆盖栽培是一项适宜半干旱区马铃薯生产种植的绿色环保覆盖高效栽培模式。

    2020年01期 v.34;No.171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 ]

土壤肥料

  • 常德市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王素华;杨丹;万国安;李树举;段慧;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马铃薯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以当地主栽品种‘兴佳2号’为供试材料,在常德市坪湖区开展‘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马铃薯最佳产量和氮磷钾施用量的数学关系模型,并结合产投比计算马铃薯的合理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在土壤磷钾含量较高的情况下,氮肥对植株生长起决定作用;施氮量与SPAD值、株高显著正相关,与单株块茎重、单薯重极显著正相关;当前地力条件下马铃薯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分别是11.0,4.1和8.0 kg/667m~2,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10.370.73。

    2020年01期 v.34;No.171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病虫防治

  • 不同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韩小女;展康;蔡永占;何彩花;吕庆长;杨亚琼;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云南春作马铃薯上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给当地马铃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试验研究了11种药剂7种药剂组合(包衣剂+保护剂+治疗剂)通过播种期种薯包衣,现蕾期叶面喷施一次保护剂,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叶面各喷一次治疗剂的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结果表明,药剂组合种薯包衣+甲霜·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到60.99%,增产率176.28%,增效率152.27%;其次是种薯包衣+霜脲·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组合,防治效果达到60.15%,增产率173.20%,增效率150.55%。这2个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增产增效明显。

    2020年01期 v.34;No.171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综述

  • 腐植酸的农业应用机制及其在马铃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贾沙沙;秦永林;樊明寿;贾立国;

    在土壤-作物生产体系中,腐植酸因可挖掘产量潜力、提升肥料利用效率而被广泛研究与应用。从腐植酸调控土壤酶活、改良重金属土壤、活化土壤养分、调控植物代谢、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抗逆性、提升作物产量与改善品质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马铃薯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腐植酸应用于马铃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马铃薯高产高效提供支撑。

    2020年01期 v.34;No.171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 ]

产业开发

  • 甘肃省推进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的思考

    边彩燕;赵贵宾;李继平;李星;熊春蓉;岳云;朱永永;陈超;

    化肥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是确保农产品高产、优质的重要手段。马铃薯是甘肃省第三大粮食作物,选择马铃薯开展化肥农药减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甘肃省马铃薯生产现状和面临问题的综合分析,确定了甘肃省推进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的总体目标,提出了重点研究的技术内容,需要集成的区域技术模式以及推进的具体措施。

    2020年01期 v.34;No.171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品种介绍

  • 鲜食马铃薯新品种‘延薯11号’的选育

    许震宇;郎贤波;康哲秀;吴京姬;金山;金学勇;闫嘉琦;金日;

    新品种‘延薯11号’是2008年以‘延薯4号’作母本、‘延0311-610’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种子,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9)220017。该品种2017~2018年2年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2 350 kg/667m~2,较对照‘克新13号’增产4.5%;粗蛋白含量1.73%,淀粉含量14.90%,干物质含量18.74%,还原糖含量0.031%,鲜薯维生素C含量194.00 mg/kg;中抗马铃薯X病毒,中抗马铃薯Y病毒。中抗马铃薯晚疫病。适宜在北方一季作生态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春季播种。

    2020年01期 v.34;No.17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欢迎订阅《中国马铃薯》杂志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内唯一的马铃薯专业领域科技期刊。它以繁荣中国马铃薯事业为办刊宗旨,设有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肥料、病虫防治、综述、产业开发、品种介绍等栏目。

    2020年01期 v.34;No.171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书讯

    <正>现有《中国马铃薯》杂志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和2018年精装合订本,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2011年《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2年《马铃薯产业与水资源高效利用》,2013年《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2014年《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2015年《马铃

    2020年01期 v.34;No.171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马铃薯》杂志约稿函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 1672-3635,国内刊号:CN 23-1477/S,邮发代号:14-167,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我国马铃薯产业为办刊宗旨,积极报道国内外有关马铃薯的学术研究、科研动态和各种实用技术的最新消息。该刊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

    2020年01期 v.34;No.171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