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遗传育种

  • 浙江省金华市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张良;金黎平;程林润;卞春松;卞晓波;蒋梅巧;钱秋平;

    金华市种植的马铃薯多以农家种为主,这些品种退化严重,产量较低,而且近年来疮痂病越发严重,已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13个新品种(系),以‘中薯3号’为对照,对引选品种(系)植物学特征、生育期、抗性和经济性状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D16’‘、N157’和‘D335W’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8.53%、32.97%和31.89%,且综合性状优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019年03期 v.33;No.167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庆阳市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梁忠武;雷智刚;闫耀廷;张吉宁;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庆阳市第三大粮食作物,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发展迅速,但品种单一、产量低等因素影响该区早熟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筛选出适宜庆阳市早熟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以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为对照,对10个早熟马铃薯品种进行生物学特性、丰产性和商品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LK99’和‘尤金’2个品种田间长势强,农艺性状好,商品性状好,商品薯率85.3%以上;产量高,分别为27 247和26 563 kg/hm~2,较对照‘费乌瑞它’分别增产11.9%、9.1%,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该地区中早熟马铃薯品种示范推广。‘早大白’、‘中薯4号’和‘克新4号’3个品种产量中等,但生育期短,可作为该地区早熟品种示范推广。

    2019年03期 v.33;No.167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2 ]

栽培生理

  • 马铃薯新品种‘兴佳2号’在湖南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树举;王素华;杨丹;段慧;万国安;

    主栽品种单一、生产效益偏低,一直是湖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面对的难题。2013年‘兴佳2号’在湖南常德引种试种成功,为测试其适应性及稳定性、探索其配套栽培技术,2015~2016年在湖南省5个试点开展试验,2017年进行覆盖模式试验及肥料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在湖南冬春季种植生育期82 d,属于中早熟品种,生长势强,小区产量明显高于对照‘中薯5号’,并高抗晚疫病;‘兴佳2号’2年多点试验田间表现稳定一致,较对照‘中薯5号’平均增产15.9%;‘兴佳2号’黑膜覆盖栽培、肥料NPK用量为100 kg/667m2、比例为20:10:16时产量最高。

    2019年03期 v.33;No.167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 ]
  • 不同功能地膜覆盖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胡新元;谢奎忠;陆立银;罗爱花;

    为了研究旱地不同功能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果,在甘肃省定西市设置露地栽培(CK)、覆盖黑色膜、覆盖黑白双色膜、覆盖蓝色高光效膜和覆盖黑色液体降解地膜5个处理试验,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以提高马铃薯0~20 cm各土层的土壤温度1.0~6.0℃,覆盖黑白双色地膜和蓝色地膜的地温最高,其次为覆盖黑色地膜,液体可降解地膜的温度提高幅度最小,仅较露地栽培高1.0~2.0℃。覆盖黑白双色膜、蓝色膜和黑色膜3个处理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其次为液体降解地膜,露地土壤含水量最低。各处理与露地(CK)相比,覆盖黑白双色地膜、黑色地膜和蓝色地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露地栽培提高32.00%、29.99%和25.22%,液体降解地膜较露地栽培高7.42%(不显著)。蓝色地膜、黑色地膜和黑白双色地膜块茎产量分别较露地栽培提高29.28%、28.73%和25.72%,液体降解地膜覆盖块茎产量较露地栽培高5.29%(不显著)。地膜覆盖能提高地温,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马铃薯产量,蓝色高光效地膜、黑色地膜和黑白双色膜有极显著增产效果,宜在生产中推广。

    2019年03期 v.33;No.167 146-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0 ]

土壤肥料

  • 黄腐酸对西北旱作区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亚杰;罗磊;王娟;姚彦红;李丰先;董爱云;刘惠霞;马瑞;李德明;

    黄腐酸(Fulvicacid,FA)是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具有增产、提质、增强抗逆的作用。为明确基施黄腐酸对旱地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影响,于2015~2016年设置了T1(黄腐酸10kg/667m2),T2(黄腐酸20kg/667m2),T3(黄腐酸30kg/667m2),T4(黄腐酸40kg/667m2)和T5[不施黄腐酸(CK)]5个处理,研究在西北陇中旱作区基施黄腐酸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生育期、块茎品质、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以及分析基施黄腐酸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最佳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2015~2016年,T3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生育期均显著高于CK处理(P <0.05)。2015年,T3处理对淀粉、干物质、粗蛋白、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影响最大,相比对照CK增加16.7%、51.6%、40.5%、37.9%、23.5%。除还原糖指标外,其余指标相比对照CK达到显著水平(P <0.05)。2016年,T3处理下的淀粉、干物质、粗蛋白、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最大,相比对照CK增加32.5%、56.0%、68.3%、28.0%、16.7%,除还原糖外,其余指标与对照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2015~2016年,T3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相比对照增长幅度大,而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T4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相比对照增长最大。T3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所以黄腐酸施用量30kg/667m2为西北陇中旱作区马铃薯的最佳黄腐酸施用量。

    2019年03期 v.33;No.167 15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 ]
  • 不同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罗照霞;窦俊焕;吕汰;王鹏;郭天顺;李芳弟;颉炜清;齐小东;

    为了减少化肥用量,筛选优良新型肥料,实现绿色稳产增效的目标,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马铃薯专用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马铃薯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当地马铃薯配方肥相比,产量增幅在23.83%~29.85%,增收在15.50%~22.05%。当地马铃薯复合肥(撒可富)1125kg/hm2+黄腐酸生物有机肥375kg/hm2处理效果最好,产量为23915kg/hm2,较不施肥对照增产45.15%,较当地马铃薯配方肥处理增产29.85%;纯收入32 489元/hm2,较对照增收23.24%,较当地马铃薯配方肥处理增收22.05%;干物质、粗淀粉、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25.64%、19.69%、0.224%和22.84 mg/100g,较对照分别提高15.65%、16.65%、17.28%和12.90%,较当地马铃薯配方肥分别提高9.34%、9.82%、10.89%和6.38%。生物有机肥增产提质及增收效果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和当地马铃薯配方肥。

    2019年03期 v.33;No.167 159-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 ]

病虫防治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地区马铃薯真菌病害发生情况分析

    李江涛;杨茹薇;罗正乾;徐琳黎;李克梅;

    为明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马铃薯主产区真菌病害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2014~2017年对马铃薯主产区真菌病害发生及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为开展关键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理论参考。调查表明,北疆有9种马铃薯真菌性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干腐病。病害的发生时间与严重程度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播期;主要病害因不同地区、年份、品种、栽培模式发生情况有差异;马铃薯黑痣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日益严重,需引起足够重视。

    2019年03期 v.33;No.167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刘小娟;安建华;莫娟;孙兴明;王文慧;魏周全;杨扬;

    近年来,马铃薯黑痣病在定西地区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由次要病害已上升为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在田间进行了5种杀菌剂拌种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和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较好,增产明显。3种药剂防效分别为81.98%、80.83%和71.60%,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率分别为44.42%、34.26%和33.54%。因此认为这3种药剂可以应用大田防治马铃薯黑痣病。

    2019年03期 v.33;No.167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8 ]

贮藏加工

  • 香芹酮处理对马铃薯微型薯发芽调控及田间种植的影响

    葛霞;田世龙;田甲春;李梅;李守强;程建新;

    为了解决种薯、特别是微型薯长期贮藏发芽的问题,试验以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青薯9号’为材料,分别考察香芹酮处理时间、剂量、处理次数及停药时间对微型薯贮藏效果和田间种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芹酮对微型薯具有发芽调控和抑制腐烂的保鲜作用,其中香芹酮一次性处理、使用剂量低的处理对微型薯发芽调控效果最佳;田间种植结果表明,香芹酮处理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出苗率、田间性状、产量及种植出马铃薯的品质无不良影响,且选择香芹酮处理0.3 mL/kg FW、处理1次、停药4~6周,对‘青薯9号’微型薯贮藏期间的发芽调控、抑制腐烂及田间种植效果最佳。

    2019年03期 v.33;No.167 175-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 ]

综述

  • 马铃薯抑芽药剂研究进展

    吴明阳;李万明;丁大杰;范香全;赵罗琼;黄娟;邓力;何艺璇;

    马铃薯贮藏过程中使用抑芽药剂抑制马铃薯发芽是马铃薯产业中的重要问题。常用的抑芽药剂有氯苯胺灵、青鲜素(抑芽丹)、a-萘乙酸甲酯,其抑芽效果好,在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存在不适用于种薯、具有安全隐患等负面影响。近年来在抑芽药剂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乙烯、香芹酮等新型抑芽药剂不断涌现,不仅抑芽效果好,且安全无毒,但由于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未被广泛应用。从马铃薯抑芽药剂研究及应用现状来看,应加强对马铃薯抑芽调控机制的研究,研发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抑芽药剂以及复合型配方药剂。

    2019年03期 v.33;No.167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 ]

产业开发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赵永萍;潘丽娟;

    定西市安定区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种薯繁育推广体系基本完善,种植技术模式绿色高效,贮藏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精深加工及主食开发有序推进,主体带动脱贫作用显著,营销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品牌建设成效突出。在安定区马铃薯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仍然存在着重茬种植明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品牌影响力小、贮藏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路,对推动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2019年03期 v.33;No.167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0 ]

  •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会议纪要

    <正>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恩施市人民政府、利川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承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马铃薯大会于2019年5月25-28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

    2019年03期 v.33;No.167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 2018年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正>为鼓励青年积极从事马铃薯研究,踊跃投稿《中国马铃薯》杂志和《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委员会授权《中国马铃薯》杂志编辑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对象是具有中级职称或以下的研究人

    2019年03期 v.33;No.167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突出贡献奖单位

    <正>中国马铃薯大会为科研、生产、加工、市场、消费,即整个马铃薯产业链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能够在一起分享取得的科研成果,提出问题,应对新的挑战,极大地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2019年中国马铃薯

    2019年03期 v.33;No.167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书讯

    <正>现有《中国马铃薯》杂志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和2018年精装合订本,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2011年《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2年《马铃薯产业与水资源高效利

    2019年03期 v.33;No.167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