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庆玲;李继明;
安定区气候冷凉,适宜于马铃薯生产。引进耐旱抗病及适宜于主粮化的品种,能够加快品种更新,促进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试验引进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10个,以‘陇薯6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L1011-15’、‘DX9’、‘天薯12号’和‘定薯4号’5个品种(系)性状表现优良,产量分别为39 200,36 133,35 267,34 183和32 833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43.24%、32.03%、28.87%、24.91%和19.97%;商品薯率分别为76.3%、72.8%、74.5%、70.5%和68.5%;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2.6%、24.6%、26.5%、23.3%和26.3%;晚疫病发病率分别为12.39%、11.54%、12.65%、15.38%和16.92%。因此,建议这些品种(系)在安定区扩大示范推广。
2018年03期 v.32;No.161 12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振军;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马铃薯市场需求,定西市安定区引进种植了11个马铃薯新品种,当地常规品种‘新大坪’为对照,进行旱区马铃薯新品种产量和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同薯23号’和‘晋薯7号’产量较当地种植常规品种‘新大坪’(CK)增产幅度大,分别增产36.89%和20.66%,产量差异极显著,薯形等性状好,且大田发病率低,田间烂薯率低、耐贮藏,适宜在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2018年03期 v.32;No.161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达灵;郭美兰;徐松鹤;曹兴明;
马铃薯长期连作会产生连作障碍,造成植株早衰、生理活性下降、产量减少等后果。由于土地资源的短缺与种植作物的单一,乌兰察布市马铃薯连作现象普遍。试验以‘费乌瑞它’为材料,研究一年连作对马铃薯生育期内形态特征、部分生理指标及其最终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连作对马铃薯全生育期内的株高、冠幅无明显影响,对出苗后30和60 d的单株叶面积的影响达显著性差异水平;连作对马铃薯全生育期内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连作马铃薯块茎总鲜重无明显降低,而商品薯产量明显低于对照;连作对马铃薯的商品薯率有极显著的影响,连作商品薯率平均为85.8%,而对照的商品薯率为93.6%。
2018年03期 v.32;No.161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淑青;樊建英;张铁石;封志明;李东玉;麻永红;相从超;
针对冀中南二季作区的气候特点,以高产高效为目的,对马铃薯的种植模式进行了总结。冷棚三膜(大棚+中拱棚+地膜)覆盖模式种植的马铃薯,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整地增施底肥,选用早熟高产脱毒种薯,种薯处理,扣棚增温争取早播,大垄双行种植以及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包括通风、光照、浇水、追肥、培土、病虫害防治、收获技术。1月底至2月初播种,4月底5月初收获,较地膜覆盖马铃薯提早30 d上市,经济效益显著。还可尽早腾出土地,进行两茬作物种植,充分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冀中南二季作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冀中南二季作区马铃薯科学种植提供依据。
2018年03期 v.32;No.161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涛;张立功;马建辉;苏忠太;石瑞;徐升;柳岩;
秸秆覆土覆盖是指地面覆盖厚度20 cm左右的秸秆,并覆土苫埋秸秆的覆盖栽培技术。其改善了土壤水温条件,加速秸秆腐熟,解决了传统旱地秸秆裸露覆盖栽培导致的土壤地温低,作物生长缓慢,秸秆当年难腐化的突出问题,提高了纳雨、保墒、抗风、培肥和增产效果,是一项旱地农业清洁生产新技术。
2018年03期 v.32;No.161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志勇;牟文平;罗仁革;康超勇;方军;严萍;曾锂;冯忠明;郭昌军;
近年来,广元高山地区马铃薯晚疫病多有发生,危害严重。为探寻有效的高山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利用银法利、克露、代森锰锌、百泰和金雷5种药剂,从6月1日开始,间隔10 d连续3次进行喷施,研究化学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药剂组合为处理1:代森锰锌+银法利+金雷;处理2:代森锰锌+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处理3:百泰+百泰+银法利;处理4:百泰+银法利+百泰;处理5:银法利+银法利+银法利;处理6:金雷+金雷+金雷;处理7:克露+克露+克露,以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连续2~3次喷施不同或相同药剂极显著降低晚疫病发病率;连续3次喷施不同或相同药剂显著降低晚疫病病情指数、显著(处理3、6除外)增加小区产量;各处理间晚疫病薯率呈极显著差异。3次交替使用代森锰锌、银法利和金雷多米尔3种不同药剂的处理1,病情指数和晚疫病薯率最低,分别为0.64和2.30%,相对防效、小区产量、大中薯率和平均增产率均最高,分别达到97.1%、21.9 kg/12m2、74.60%和43.1%。相关分析显示,产量和增产率与6月11日、6月21日相对防效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6月初开始间隔10 d,3次交替使用代森锰锌、银法利、金雷多米尔的药剂处理适宜广元高山春播马铃薯晚疫病防治。
2018年03期 v.32;No.161 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燕丽;高庆刚;苏毅;孙长贵;游文宇;崔宇;
杀菌剂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是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措施。在河北和内蒙古2个马铃薯种植区,研究了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沟施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2个地区马铃薯黑痣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在河北地区,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为225 g/hm2时,对马铃薯茎部和薯块黑痣病的防效分别达到了72.0%和85.1%;在内蒙古地区的防效更好,各试验处理对薯块黑痣病的防效均达到了80.6%~87.2%。该试验结果为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在生产上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8年03期 v.32;No.161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正>201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将于7月7-10日在云南省昭通市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马铃薯产业与脱贫攻坚"。会议将就中国马铃薯生产、科研以及马铃薯产业与脱贫攻坚方面的内容进行学术交流,并特邀部分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现将会议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18年7月7-10日会议地点:云南省昭通市二、报到时间:2018年7月7日
2018年03期 v.32;No.161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内唯一的马铃薯专业领域科技期刊。它以繁荣中国马铃薯事业为办刊宗旨,设有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肥料、病虫防治、综述、产业开发、品种介绍等栏目。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每期定价12.00元,全年72.00元,哈尔滨市邮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4-167。读者也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订阅。
2018年03期 v.32;No.161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现有《中国马铃薯》杂志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和2017年精装合订本,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2011年《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2年《马铃薯产业与水资源高效利用》,2013年《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2014年《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2015年《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6年《马铃薯产业与中国式主食》和2017年《马铃薯产业与精准
2018年03期 v.32;No.161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金光辉、王腾、吕文河撰写的《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抗病种质资源研究》一书于2016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针对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病规律,明确菌群群体遗传结构,以抗源鉴定研究为重点,利用有效的抗源筛选方法鉴定出重要的马铃薯晚疫病抗源。该书是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方面比较全面深入的专著,值得马铃薯研究者和生产者拥有
2018年03期 v.32;No.161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谢开云同志因心脏病突发于2018年5月3日逝世。他出生于1965年11月22日,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共党员。1987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系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0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95年8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获该专业农学博士学位。1990年8月至1996年1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山区研究室工作,从事土壤
2018年03期 v.32;No.161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