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遗传育种

  • 四川省冬马铃薯不同生态区品种引进与筛选

    王平;刘丽芳;沈学善;周全卢;桑有顺;王西瑶;徐成勇;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省不同生态区域的冬马铃薯品种,四川马铃薯创新团队在6个不同生态区域开展冬马铃薯品种引进与筛选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川凉薯9号’和‘凉薯97’表现突出;在川中丘陵区,‘川芋10号’产量最高;在川东地区,产量较高的品种除对照‘费乌瑞它’外,‘中薯2号’和‘中薯3号’产量表现也较高;在川东北山区,引进的新品种‘鄂薯4号’增产显著;龙门山脉地区‘中薯2号’和‘坝薯10号’产量较高;而凉山州安宁河谷地区则以‘青薯9号’高抗晚疫病,产量表现最突出。由此可见,不同生态区域适宜的冬马铃薯品种差异较大,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工作应长期坚持。

    2017年01期 v.31;No.15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长乐市滨海沙地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李梅婷;吴晓聪;肖登峰;罗文彬;

    长乐市是福建省重要的冬种马铃薯产区之一,其境内生产的沙地马铃薯闻名省内外,但目前当地的主栽品种以‘兴佳2号’为主,为改变产区种植品种单一的局面,提高"沙地马铃薯"生产效益,促进长乐市马铃薯健康可持续发展,2014年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产量38 396 kg/hm2,商品薯率较对照‘兴佳2号’高5.03个百分点,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为后续开展沙地配套栽培技术和品种示范奠定基础。

    2017年01期 v.31;No.153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栽培生理

  • 深耕修复除草剂污染土壤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高中超;王秋菊;张劲松;刘峰;

    土壤污染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限制土壤生产力发挥,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修复被除草剂污染的土壤,试验通过深耕的方式开展被除草剂污染土壤的改土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土层置换犁、心土耕作犁深耕改土并与常规耕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土层置换犁分层深耕方法可以消除土壤残留氯嘧磺隆对马铃薯敏感期生育的影响。改土后表层土壤的农药残留量较对照降低84.2%~86.7%;深耕及心土耕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硬度,改变土壤三相比;深耕处理后马铃薯出苗率较对照提高7.8~10.6个百分点,心土耕较对照提高3.1~6.1个百分点;深耕和心土耕可以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深耕马铃薯总产量较对照、心土耕分别提高12.7%~22.1%、11.6%~16.9%,商品薯产量分别提高18.0%~32.5%、13.8%~23.0%,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深耕效果好于心土耕。应用土层置换犁深耕法可有效消除土壤中残留除草剂对马铃薯的药害,为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2017年01期 v.31;No.153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在中国,马铃薯种植密度一般以单位面积播种的种薯(块)数来表示。然而,马铃薯不同于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种薯(块)上有多个芽眼,可以长出多个主茎。每个主茎有自己的根、匍匐茎、块茎、叶和花序。因此,把单位面积的主茎数作为马铃薯种植密度更为合理。试验在大垄(90 cm)机械化栽培的条件下,明确马铃薯‘荷兰15号’主茎密度与植株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关系,通过种薯切块大小和切块种植密度的不同获得单位面积有差异的主茎数。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3次重复。种薯切块大小被安排在主区,分别设30,50和70 g共3个处理;株距被安排在副区,分别设10,15,20,25,30,35和40 cm共7个处理。单位面积的主茎数越多,单位面积的总块茎数就越多,但平均块茎重却越小。然而,主茎数与总产、商品薯产量、商品薯个数关系却不是直线的,可用二次多项式描述其之间的关系。对总产量来说,Y总产=903.278 2+63.570 9X-0.914 9X2(R2=0.759 7,P<0.000 1),当X(主茎数)在35时,Y总产有极大值2 008,即:当主茎数=35个/m2,总产量=2 008 kg/667m2。该研究结果可为‘荷兰15号’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2017年01期 v.31;No.153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土壤肥料

  •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养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谢永贤;

    为探究不同培肥措施对旱作区土壤有机质、养分及产量的影响,2015年在甘肃省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不同培肥措施对马铃薯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和不施肥相比,马铃薯田间施用沼肥+化肥+秸秆+有机肥、秸秆+化肥、有机肥+化肥、沼肥+化肥4种培肥模式,大薯率、单株块茎重等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生育期延长15 d,土壤水解氮提高67~175 mg/kg、有效磷提高8.2~60.7 mg/kg、速效钾提高0~63 mg/kg,土壤有机质提高0.7~1.4 g/kg,产量提高8 940~14 910 kg/hm2。因此,这些培肥措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2017年01期 v.31;No.153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病虫防治

  • 生防菌与有机肥联用防治马铃薯枯萎病及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刘智慧;陈慧;包美丽;蒙美莲;胡俊;陈雯廷;王祺;李云伟;

    马铃薯枯萎病是马铃薯种植区为害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将生防菌与有机肥结合施用,经田间试验,明确了对马铃薯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菌与有机肥混合施用能够较好地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土壤中真菌数量明显下降,细菌与放线菌数量上升;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说明生防菌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马铃薯生长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酶活性,抑制病原菌,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2017年01期 v.31;No.153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9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 香鳞毛蕨提取液对镰孢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王文重;陈玲玲;卜志刚;高睿;闵凡祥;高云飞;杨帅;魏琪;董学志;常缨;

    采用香鳞毛蕨提取液对4种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F.avenaceum、F.sambucinum、F.solami var.coeruleum(Sacc.)Booth)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对不同提取物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鳞毛蕨总间苯三酚提取液和总黄酮提取液对4种镰孢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高浓度提取液对镰孢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低浓度提取液的抑制作用;总间苯三酚提取液对不同镰孢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总黄酮提取液。研究证明香鳞毛蕨总间苯三酚提取液和总黄酮提取液具有抑制镰孢菌活性与开发无公害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2017年01期 v.31;No.153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王腾;马爽;孙继英;汝甲荣;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生理小种是晚疫病菌重要的表现型之一,其组成与变异直接关系到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中国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多样性及生理小种毒力基因的复杂性,并指出了目前中国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提供思路。

    2017年01期 v.31;No.153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2K]
    [下载次数:8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产业开发

  • 台湾马铃薯产业情况报告

    隋启君;谢联辉;陈凤平;何敦春;谢荔岩;詹家绥;

    在福建农林大学詹家绥教授的带领下一行六人赴台湾调研马铃薯产业,代表们参观了台湾马铃薯生产、加工和种业基地,并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分析了50年来台湾马铃薯的产业情况。最近30年,台湾马铃薯种植面积徘徊在1 500~2 500 hm2,总产随着单产水平的提高稳定增加。台湾马铃薯进出口贸易一直很活跃,以1993~1997年为界,之前以鲜薯出口为主,之后以鲜薯进口为主。1986年起,台湾开始进口马铃薯冷冻产品,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5.4万t。1982年台湾年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仅为1.3 kg,2010年增加到7.8 kg(含加工产品折鲜薯量)。采用三级种薯繁育体系50余年,仍未解决种薯问题。

    2017年01期 v.31;No.153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天津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许庆芬;刘燕清;佟卉;王春敏;

    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天津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加强病虫害防控、加强高效种植模式研究利用、创新销售模式、推动标准化种植和鼓励建设商品薯贮藏库等产业发展对策。

    2017年01期 v.31;No.153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品种介绍

  • 马铃薯新品种‘定薯4号’的选育

    李德明;刘荣清;罗磊;姚彦红;潘晓春;王娟;王瑞英;李亚杰;黄凯;张小静;

    ‘定薯4号’是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定薯1号’为母本,‘陇薯5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晚熟鲜薯食用及淀粉加工型品种,生育期114 d左右。薯块扁圆形,薯皮黄色略粗,薯肉黄色,芽眼少而浅呈浅红色。薯块干物质含量28.40%,淀粉含量20.22%,维生素C含量16.60 mg/100g,粗蛋白含量2.22%,还原糖含量0.18%。中抗晚疫病。干旱地产量在1 650 kg/667m2以上,适宜在甘肃省干旱、半干旱、二阴区及其他相似生态条件区域种植。

    2017年01期 v.31;No.15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征稿

    <正>为落实201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会议纪要精神,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7年6月在贵州省毕节市召开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会议主题为"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为保证本次会议论文集的如期出版,现提前征稿,望广大马铃薯业内工作者予以关注。具体投稿方式和要求如下:1.论文的投稿和版面费的缴纳通过中国马铃薯信息网进行,登陆网站后进入"中国

    2017年01期 v.31;No.15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中国马铃薯》杂志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内唯一的马铃薯专业领域科技期刊。它以繁荣中国马铃薯事业为办刊宗旨,设有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壤肥料、病虫防治、综述、产业开发、品种介绍等栏目。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本,每期定价12.00元,全年72.00元,哈尔滨市邮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订

    2017年01期 v.31;No.153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田除草效果不好,原来是缺少了她!

    <正>无论是封闭除草,还是苗后除草,先在水中加入柔水通,优化好农用水质,再加入所需的除草剂,可适当减少除草剂用量,保住药效,节省成本,增加安全性。右图应用柔水通说明:2015年马铃薯2191封闭除草时,亩用柔水通30毫升+封闭除草剂150毫升,原来通常运用的封闭除草剂药量是180毫升,减少了封闭除草剂用量30毫升,

    2017年01期 v.31;No.153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科学家金黎平首获“ISTRC终身成就奖”

    <正>在2016年1月18~22日,由21世纪全球木薯合作团队和国际块根类作物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ropical Root Crops,ISTRC)共同于南宁市召开的"21世纪全球木薯合作团队第3次会议暨国际块根块茎类作物学会第17次会议"上,国际块根类作物学会授予金黎平研究员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她在块茎类作物方面的贡献。同时获奖的还有我国著名的甘薯专家马代夫先生。金黎平研究员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

    2017年01期 v.31;No.153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马铃薯》杂志约稿函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 1672-3635,国内刊号:CN 23-1477/S,邮发代号:14-167,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我国马铃薯产业为办刊宗旨,积极报道国内外有关马铃薯的学术研究、科研动态和各种实用技术的最新消息。该刊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主管,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马铃薯》(原名《马铃薯杂志》)创刊于1987年。2000年经申请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更名为《中国马铃薯》,同年改为大16

    2017年01期 v.31;No.153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家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正>2016年12月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承办的国家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陈萌山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袁龙江局长、农业部科教司政体处李少华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熊明民

    2017年01期 v.31;No.153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