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晓艳;孟亚雄;贾小霞;张武;刘石;郭玉美;齐恩芳;
采用L_(16)(4~5)正交试验设计,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选用4种植物激素(诱导愈伤的GA_3、6-BA、NAA、2,4-D和诱导分化的GA_3、NAA、IAA、KT)的4个水平对其茎段的离体再生进行了研究,筛选适合‘陇薯11号’的愈伤和芽分化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适合‘陇薯11号’的茎段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GA_3(7.5 mg/L)+6-BA(2.5 mg/L)+2,4-D(0.5 mg/L),诱导率达98.72%,生长状态最好;诱导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5 mg/L)+IAA(0.1 mg/L)+KT(3.0 mg/L),不定芽诱导率为95.83%,分化苗健壮。
2016年02期 v.30;No.148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华军;张文斌;韩顺斌;薛龙;
为筛选出适宜张掖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2014年引进10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以‘陇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9号’、‘青薯10号’田间长势强、商品性好,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高。‘陇薯9号’淀粉产量15 32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9.78%;‘青薯10号’淀粉产量15 18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8.41%。因此,这2个品种适宜在张掖市推广种植。
2016年02期 v.30;No.148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杜梅香;
为加快抗病性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通过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及当地对照品种‘新大坪’进行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筛选适宜安定区种植的马铃薯抗病新品种。结果表明,‘青薯9号’对马铃薯早疫病及晚疫病的抗病性均表现最好,田间长势表现好,且产量最高(31 432 kg/hm2),适宜在半干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2016年02期 v.30;No.148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赵元霞;樊明寿;贾立国;张子义;
微垄覆膜侧播栽培模式是最近提出的旱作区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设置5,10,15和20 mm 4个模拟降雨量水平,与传统平作模式进行比较以检验微垄覆膜侧播栽培模式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的集雨效果。试验在马铃薯出苗后16 d进行模拟降水处理。结果表明,在微垄覆膜侧播栽培模式下,5 mm降雨即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根际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10 mm时微垄覆膜侧播的贮水效果最好。随着模拟降雨量的增加,微垄覆膜侧播马铃薯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2016年02期 v.30;No.148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尤晗;金光辉;刘喜才;高幼华;姜丽丽;冯玉钿;王腾;
小整薯播种是未来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趋势。试验以马铃薯新品种‘垦薯1号’为研究对象,110 cm大垄垄上双行种植,采用切块播种和整薯播种2种种植模式,每种模式下设9个处理,分别为3个行距(垄上2行之间的间距):15,20和25 cm,3个株距:15,20和25 cm。经过试验发现整薯播种与切块播种相比出苗期提前1~3 d;株高、茎粗小于切块播种,但是单位面积内主茎数增多;植株鲜重和干重都小于切块播种,植株的干鲜重比高于切块播种;单株结薯数整薯播种平均比切块播种增多18.34%;整薯播种的商品薯率都低于切块播种,产量除处理15×20外都高于切块播种,处理25×25、25×20、20×20的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产量分别高出43.00%,31.73%,40.59%,且差异显著,处理15×25产量高出48.36%,差异极显著。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产量最高处理分别为36 473和29 263 kg/hm~2。
2016年02期 v.30;No.148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贺泉兴;赵怀勇;赵国荣;吴振明;杨毅;
针对冷凉灌区马铃薯不同覆盖材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主要地膜种类和麦草的节水效果,垄作覆膜压土的技术效应。结果表明,覆盖地膜提高0~40 cm土层的保墒效果。不同地膜保墒效应为普通地膜>黑地膜>降解膜。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节约灌水量26.1%,增产23.7%~30.0%。地膜覆盖灌水生产效率平均为16.5~17.4 kg/m~3,高于露地栽培和麦草覆盖。与传统覆膜方法相比,覆膜压土技术提高马铃薯出苗率6.9%~13.9%;苗期促进了地下单株生根数和根长;压土处理减少了病害发病率。
2016年02期 v.30;No.148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