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遗传育种

  • 4x-2x杂交创制马铃薯新种质

    黄超;李歌歌;叶龙;柳俊;蔡兴奎;

    以二倍体马铃薯‘USW4’和Solanum chacoense杂交产生的F1株系‘XD-3’为材料,检测其2n花粉产率和花粉活力。研究结果表明,‘XD-3’能产生2n花粉,2n花粉产率约7.7%,且花粉活力较高,达74.75%。在此基础上,开展了4x-2x杂交,进行了4个不同的杂交组合,平均杂交结实率为36.5%,但平均种子数/浆果仅0.67粒。4个不同的杂交组合共获得19个杂交后代,2对父本特异的SSR引物检测结果表明,有14个株系可以确认为真杂种;杂种植株的倍性检测结果表明,7个为三倍体,7个为四倍体。大量三倍体的产生为n花粉的直接利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015年04期 v.29;No.144 19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4 ]
  • 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马铃薯高产抗黑痣病品种的引进筛选

    陈爱昌;魏周全;文宏伟;

    为筛选出在甘肃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适宜种植的高产抗黑痣病马铃薯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9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产量和抗黑痣病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7号’、‘庄薯3号’、‘青薯9号’、‘心里美’、‘丽薯6号’、‘丽薯7号’和‘陇薯8号’7个品种的马铃薯产量高,产量在37 500~62 100 kg/hm2之间;黑痣病病薯率在0~10.64%之间、病情指数在0~3.83之间,是适宜在陇中温寒半湿润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2015年04期 v.29;No.144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5 ]

栽培生理

  • 不同膜色及覆膜方式对旱地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李彦强;张鹏飞;石晓华;杨海鹰;云庭;张志芳;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播种面积居全国第一。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进行不同膜色、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效应等研究。结果表明,蓄水保墒水能力与覆膜方式有关,与膜色并无相关关系;平抑低温变化方面,黑色膜比白色膜作用强,适应马铃薯栽培;覆膜会有助于马铃薯主茎数和结薯数的增加;覆膜种植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全覆黑膜增产效果更加明显。

    2015年04期 v.29;No.144 202-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6 ]
  • 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不同黑膜覆盖栽培方式比较

    宋振华;雍山玉;张令天;

    马铃薯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栽作物之一,为了筛选出最佳种植模式,针对本地生产上使用范围较广的5种马铃薯不同黑膜覆盖栽培模式与露地种植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田间观察、综合性状和实际测产等方面比较,结果表明,马铃薯黑膜全覆盖双垄侧播栽培模式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表现最佳,为26.72 t/hm2,比对照露地垄作和露地平作分别增产43.99%和54.21%。该覆膜方式经济效益显著,技术简单易行,适宜在定西市半干旱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2015年04期 v.29;No.144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9 ]
  • 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春季多膜覆盖高效种植模式

    张淑青;张铁石;封志明;樊建英;李东玉;张庆银;

    针对河北省二季作区气候特点,总结出马铃薯多膜覆盖高效栽培模式和各种植区域适宜品种及相应茬口安排,为河北省二季作区马铃薯科学种植提供依据。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模式适用于河北省二季作区大部分地区;粮区可以复种夏玉米,棉区可套种棉花,或复种夏播棉;山区可以套种夏玉米。马铃薯拱棚覆盖种植模式,适宜菜区倒茬种植,比地膜覆盖可提早10 d播种、收获,下茬可复种粘玉米+秋菠菜。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比地膜覆盖提前20 d播种、收获;下茬可以复种大葱+大白菜,适宜菜区应用。马铃薯三膜覆盖极早熟种植模式,比地膜覆盖提前30 d播种、收获,鲜薯价格高,效益可观,适宜菜区应用;下茬复种黄瓜+大白菜;大葱+大白菜;越夏番茄+大白菜。

    2015年04期 v.29;No.144 21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8 ]
  • 安定区浅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

    康亚军;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是指马铃薯种植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机械工具代替人畜劳作,以达到农机农艺完美结合的种植方式。该技术具有省时、省工、节种、节肥等优点,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是增加马铃薯产量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在农村有限劳动力资源条件下,该技术近几年来得到大力推广,采用该技术比传统的人畜农作劳动生产率增加25%~30%,示范区平均增产6 750 kg/hm2。

    2015年04期 v.29;No.144 21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1 ]

土壤肥料

  • 包膜控释尿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魏玉琴;姜振宏;陈富;张小静;

    试验开展了包膜控释尿素对马铃薯生育期株高、主茎数、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商品薯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包膜控释尿素施用量为普通尿素的80%时,在所有调查指标方面均表现最好,且商品薯率达到87.3%,折合产量为2 646 kg/667m2,较不施氮肥增产33.4%,较普通氮肥增产8.7%。

    2015年04期 v.29;No.144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7 ]

病虫防治

  • 马铃薯六种主要病毒通用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张威;白艳菊;文景芝;范国权;高艳玲;申宇;张抒;孟宪欣;王军;

    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M病毒(PVM)和马铃薯A病毒(PVA)是马铃薯生产田中发生率较高、危害较严重的病毒,因此,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RT-PCR分子检测体系对保障马铃薯种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验筛选了6种病毒的特异引物、优化了PCR部分的试剂以及确定了退火温度。结果表明,当Mg2+浓度为2.6 mmol/L、d NTPs浓度为0.1 m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0.03 U/μL,以及退火温度为55.5℃时反应体系最稳定。最终,建立了一套通用RT-PCR检测体系,只需要变换每种病毒的引物,就可以实现对PVX、PVY、PVS、PLRV、PVM和PVA病毒的RT-PCR检测。每种病毒检测灵敏度均能达到pg以上。

    2015年04期 v.29;No.144 22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8 ]
  • 定西市脱毒马铃薯病毒携带情况及趋势分析

    赵小龙;

    应用DAS-ELISA法对定西市脱毒马铃薯种薯企业生产的脱毒苗、原原种和原种分别进行PVX、PVY、PVS和PLRV病毒检测。结果表明,脱毒苗的病毒携带率为31.21%,原原种的病毒携带率为14.11%,原种的病毒携带率为31.47%。携带1种病毒的情况下,PVS的携带率均最高,携带2种以上复合病毒的情况也有检出,其中PVX+PVS复合病毒的携带率均最高;PLRV只有在脱毒苗样品中检出,PVX+PVY+PVS复合病毒只有在原原种的1个样品上检出。此外,对影响当地种薯质量的主要病毒及各级种薯携带病毒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2015年04期 v.29;No.144 228-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综述

  • 马铃薯营养综述

    曾凡逵;许丹;刘刚;

    马铃薯块茎大约含有20%干物质,干物质主要由淀粉组成,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马铃薯储存能量的形式几乎完全是淀粉,因为烹饪过的马铃薯淀粉糊化以后几乎能够完全被消化吸收,被认为是高血糖指数食品,但是糊化后返生的马铃薯淀粉含有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可以被当成膳食纤维。马铃薯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富含赖氨酸,这一点刚好能弥补大米、小麦等主粮的缺陷。然而,马铃薯可溶性蛋白营养价值的一个限制因素是含硫氨基酸含量低,包括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尤其是半胱氨酸含量低,这一点会对马铃薯面条、馒头的开发造成不利影响。对马铃薯块茎的营养进行了全面综述:阐述马铃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及消化过程中对血糖的影响,马铃薯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对加工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对马铃薯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营养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5年04期 v.29;No.144 23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0K]
    [下载次数:3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4 ] |[阅读次数:254 ]

产业开发

  • 世界马铃薯淀粉专利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

    刘玲玲;

    为了解国内外马铃薯淀粉发明专利申请的情况,研究马铃薯淀粉的研发趋势,促进马铃薯淀粉处理与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国内外马铃薯淀粉专利申请的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在两大专利数据库中检索1996~2014年间国内外所申请的马铃薯淀粉发明专利,并按照申请发明专利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2002年开始,马铃薯淀粉专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共检索到专利198项,主要为发明专利;专利内容的IPC主要隶属为C类和A类;世界马铃薯淀粉专利申请主要为中国、美国和韩国;中国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2015年04期 v.29;No.144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7 ]
  • 万源市马铃薯贮藏现状与对策建议

    尹高龙;黄雪丽;沈学善;汪翠存;陈琦;邓敏;曹国文;王西瑶;刘帆;

    四川省万源市春马铃薯2008年净作和2010年套作超高产量记录分别为73 965 kg/hm2和87 900 kg/hm2。万源市马铃薯在高产的同时,存在贮藏技术落后、贮藏损失较大的问题。故调查研究了当前万源市马铃薯仓贮能力、贮藏设施现状及贮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田间病害防治、适时采收与推广杀秧、重视预处理、进行贮藏场所消毒、规范薯窖内堆码方式、分类适量贮藏和加强技术培训等对策建议。

    2015年04期 v.29;No.144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品种介绍

  • 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1号’

    吕汰;何二良;郭天顺;王廷杰;王鹏;李芳弟;颉炜清;齐小东;

    ‘天薯11号’是以‘天薯7号’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2 d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圆形,淡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块茎数6.4个,平均单薯质量114 g,大中薯率81.2%。平均产量在33 t/hm2以上,适于甘肃、青海及宁夏等地种植。

    2015年04期 v.29;No.144 25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7 ]
  • 马铃薯新品种‘延薯9号’的选育

    许震宇;康哲秀;玄春吉;郎贤波;吴京姬;南哲佑;

    新品种‘延薯9号’是2007年以‘延薯8号’作母本、以‘早大白’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5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13~2014年在吉林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07 kg/667m2,比对照‘克新2号’增产26.14%;鲜薯维生素C含量176.0 mg/kg,淀粉含量11.90%,干物质含量23.23%,还原糖含量0.09%,粗蛋白含量1.89%;抗马铃薯晚疫病。

    2015年04期 v.29;No.144 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2015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会议纪要

    <正>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延庆县人民政府承办,以"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于7月25~27日在"中国夏都"——美丽的延庆县举行。出席本届大会的领导有农业部副部长、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屈冬玉,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翟虎渠,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魏蓓娜,世界马铃薯大会公司董事局主席汤姆森,北京市农委主任孙文锴,北京市延庆县县委书记李志军,以及

    2015年04期 v.29;No.144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2014年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正>为鼓励大家热爱马铃薯研究,积极投稿《中国马铃薯》杂志或《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中国马铃薯》杂志编辑部受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的委托,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优秀论文的评选活动。评选对象是年轻人(具有中级职称或以下的科研人员以及研究生)。评选范围是2014年发表在《中国马铃薯》杂志和《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一书

    2015年04期 v.29;No.144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公示

    <正>2015年中国马铃薯大会期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决议通过新增补常务理事1人,理事1人,委员26人,新团体会员单位4个,现将名单公布如下:新常务理事、副主任委员1人:卢肖平(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新理事1人:陈合安(政协延庆县委员会)。

    2015年04期 v.29;No.144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中国马铃薯》杂志约稿函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 1672-3635,国内刊号:CN 23-1477/S,邮发代号:14-167,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我国马铃薯产业为办刊宗旨,积极报道国内外有关马铃薯的学术研究、科研动态和各种实用技术的最新消息。该刊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

    2015年04期 v.29;No.144 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陈伊里教授荣获世界马铃薯产业杰出贡献奖

    <正>7月29日晚,2015北京世界马铃薯大会在北京延庆圆满落幕。有5位科学家在本届大会上荣获"世界马铃薯产业杰出贡献奖"。其中,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东北农业大学陈伊里教授成为本届大会上获此奖项的唯一一位中国科学家。

    2015年04期 v.29;No.144 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