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信息快递

  • 2008年马铃薯病害检测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哈举办

    本刊通讯员;

    <正>由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黑龙江省科技厅、黑龙江省农科院、农业部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共同承办,黑龙江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协办的"2008马铃薯病害检测技术国际培训班"于

    2008年05期 No.103 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征集200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会议论文的通知

    <正>为落实2008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会议纪要精神,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09年7月在陕西榆林市召开200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会议主题为——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为保证这次会议论文的正常出版,现提前征集,望广大马铃薯工作者

    2008年05期 No.103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宁夏举办中国(宁夏·西海固)马铃薯节

    何建栋;朱建斌;丁虎银;

    <正>2008年是国际马铃薯年,将"小土豆"发展为"大产业"的西吉县倍受国际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9月8日,中国(宁夏.西海固)马铃薯节在西吉县将台堡隆重举行。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薛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涂建华、中国农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贡锡锋、

    2008年05期 No.103 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术园地

  • 马铃薯幼苗在冷驯化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

    李飞;刘杰;段绍光;金黎平;

    以霜冻敏感的中薯3号和耐冻的野生马铃薯03079-435(Solanum acaule)的幼苗为试材,对其总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冷驯化期间(4℃/2℃,昼/夜),两者的总叶绿素含量都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03079-435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总体呈升高趋势,而中薯3号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逐渐降低;两个基因型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中薯3号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幅度明显低于03079-435。推断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与冷驯化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

    2008年05期 No.103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冻害对马铃薯块茎生活力的影响及其快速检测

    林熊;王吉生;朱明全;邹雪;王西瑶;

    为探讨冻害对马铃薯块茎生活力的影响及其快速检测方法,试验设置了5℃、0℃、-5℃、-10℃四个温度梯度,在每个温度下设置1d、2d、4d、8d四个时间梯度,对坝薯9号和坝薯10号两个品种马铃薯块茎进行处理,用红墨水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检测处理后块茎的生活力,并对处理后的块茎作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生活力用红墨水法和TTC法检测都是可行的,TTC法比红墨水法更灵敏。0℃下放置4d及-5℃下放置1d时,用红墨水法可以检测到马铃薯薯块红色开始明显加深,马铃薯块茎生活力明显下降;而在0℃下放置2d及-5℃下放置1d时,用TTC法检测到马铃薯薯块红色开始明显变浅,马铃薯块茎生活力明显下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用红墨水法和TTC法检测估测的发芽率与实际发芽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并观察到冻害明显抑制马铃薯根的生长。

    2008年05期 No.103 26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糖浓度与马铃薯试管苗长势及试管薯产量的相关性

    邱彩玲;宿飞飞;王绍鹏;李勇;刘尚武;高云飞;吕典秋;

    为了获得健壮的试管苗及高质量的试管薯,采用两个品种(早大白和克新13号),通过设定不同的白糖浓度,调查试管苗长势、试管薯均粒重、每瓶粒数,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白糖浓度与马铃薯试管苗长势及试管薯均粒重之间显著正相关。若要生产健壮的试管苗和较大的试管薯,可以通过提高白糖浓度来实现,本研究中较适合的白糖浓度为5%~6%。试管苗长势与试管薯均粒重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培育健壮试管苗是生产较大试管薯的基础条件。

    2008年05期 No.103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水源及培养瓶对马铃薯试管苗和试管薯的影响

    邱彩玲;

    试管薯体积小,不耐储藏是试管薯应用的瓶颈。培育健壮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是生产高质量试管薯的前提。以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克新13和荷兰15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水源(自来水和蒸馏水)和培养瓶(透气和不透气)生产的试管苗和试管薯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自来水比蒸馏水生产的试管苗健壮,试管薯体积比较大;透气瓶生产的试管薯外观好,无气孔外翻现象,耐储藏。

    2008年05期 No.103 269-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高代系炸片色泽分析与加工品质评价

    欧庸彬;姚春光;柳寒;任俊岭;何钦;宋波涛;

    试验以241个高代系为材料,在块茎4℃贮藏40d后,对还原糖含量和炸片色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工品种Atlantic薯片色泽指数(CCI)为4.33,在所测定的杂交后代中,04HE30-17等11个品系的CCI低于Atlantic。亲本组成分析表明,51-5、393160-4和395049.62为亲本的组合中,后代中出现油炸色泽较好品系的机率较高。

    2008年05期 No.103 274-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研究简报

  • 呼伦贝尔市马铃薯淀粉加工品种应用模型建立

    王贵平;杨荣芹;

    通过2002~2007年G0~G3代不同马铃薯品种种植结果,建立相关模型。淀粉产量分析表明:为加工淀粉,最宜种植G2~G3种薯。效益分析表明,现有条件下,淀粉加工企业,应用品种淀粉含量必须高于14%。同时评价了呼伦贝尔市地区马铃薯淀粉加工品种应用体系,并就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2008年05期 No.103 27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N、K肥料与密度对整薯播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赵怀勇;何新春;张恩和;薛龙;张红菊;王蒂;张俊莲;

    采用m=3的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肥料(N/K)、密度对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和极早熟菜用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研究得出:在甘肃河西走廊,大西洋品种整薯播种获得高产的最优施肥量,每公顷为纯N307.5kg,纯K2O127.5kg,最合理密度每公顷为10.05万株;费乌瑞它品种整薯播种获得高产的最优施肥量为纯N270kg,纯K2O96kg,最合理密度每公顷为6.9万株。

    2008年05期 No.103 28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云南马铃薯原位贮藏及其区域生态特点

    孙茂林;周晓罡;丁玉梅;赵彪;李德能;王绍林;滕龙斌;毛连富;展康;王邦海;董禄凤;

    云南特有的马铃薯原位贮藏可以利用自然条件、经济有效地将块茎从9月原地保存,最长延迟到来年3月收获。范围包括滇东北、滇西北和滇中,海拔2250~3100m的高寒山区,约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3.39%,总产量的5.01%。区域内9月至2月的20cm地温,最低海拔为9~20℃;最高海拔为3.1~13.1℃。平均降水量11~88mm。定点记录20cm贮藏层温湿度和观察块茎,9月至2月的最低温度2.03℃(2月)~最高温度17.14℃(9、10月),日内温差1.91~4.89℃,月平均相对湿度40.25%~62.75%,重量损失11%以下,基本无烂薯和虫害及鼠害。3月以后温度最高达到29.10℃,最大日温差15.40℃,湿度降低到25.8%,不利于块茎的贮藏。

    2008年05期 No.103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六盘水市马铃薯青枯病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李映;卢瑶;胡秋舲;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大粮食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马铃薯青枯病(Bacterial wilt)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马铃薯生产中继晚疫病之后第二个最主要的限制性病害。本试验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的马铃薯青枯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及生化变种进行调查,为六盘水市马铃薯的抗病育种、引种栽培及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价值。结果表明,生理小种3号(生化变种2号)为优势小种,但生理小种1号(生化变种3号)、生理小种3号(生化变种2号)在本地区普遍流行,且两个生理小种分布无明显的地域特征,在海拔高度上亦无差异。

    2008年05期 No.103 28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不同贮藏阶段干物质变化规律研究初报

    亢建斌;何建栋;苏林富;蒙蕊学;

    马铃薯贮藏期间(温度在1~4℃范围内)干物质含量变化呈"V"形趋势,马铃薯贮藏期间干物质含量变化与当地的气温变化一致,随着气温升高而升高,随着气温降低而降低,在1月份气温最低时马铃薯干物质含量也最低。

    2008年05期 No.103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德化县马铃薯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试验

    林清举;

    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不同品种、免耕栽培稻草覆盖、不同培土次数等栽培技术对产量、块茎性状、商品率等的影响;经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泉引1号、白花仔、泉引2号可作为我县春秋种的优良品种;采取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处理:开穴5cm播种后覆土+稻草覆盖3cm免耕栽培,稻草覆盖10cm+免耕栽培,既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又能省工省本,减轻劳动强度,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增加培土次数,于出苗10d、20d和30d各培土1次,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2008年05期 No.103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稻草黑膜覆盖免耕栽培试验

    黎应文;陈仲南;王群芳;满世志;杨寿山;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需用稻草量大,为解决免耕稻草用量大的困难,进行了稻草黑膜覆盖免耕栽培试验的探索。试验田不经翻耕犁耙,摆种施肥后,覆盖10cm厚的稻草和覆盖3cm少量稻草加黑色农膜的两个免耕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黑膜覆盖免耕比单用稻草覆盖的免耕栽培,稻草用量减少2/3,萌芽出苗和收获都提早16d,增产20.87%,每667m2节本增收576.14元,效果显著。

    2008年05期 No.103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马铃薯黑胫病菌检测技术

    胡林双;杨松;董学志;魏琪;吕文河;

    马铃薯黑胫病是国内外马铃薯产区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这种病害造成马铃薯块茎损失可高达30%~50%,严重地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文章就近几年国内外对该细菌的检测技术,包括症状识别、细菌分离、酶联免疫吸附法、菌落免疫荧光染色法、AFLP指纹识别技术、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PCR-RFLP检测技术、T-RFLP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

    2008年05期 No.103 298-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马铃薯杂交实生籽在云南的应用潜力

    张丽芳;蒋瑜;朱维贤;魏明;刘卫民;邹万君;王艺;

    <正>马铃薯是云南省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全省常年种植面积超过33万hm2,总产量超过600万t,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五位,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近10年来,在农业、科技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及

    2008年05期 No.103 30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冬种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增产潜力及技术

    吕巨智;邝伟生;梁和;梁运波;刘玉佩;

    <正>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温资源十分丰富。马铃薯在广西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农民早形成了种植马铃薯的习惯。发展冬种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是一项充分发挥我区冬闲田温光资源优势,满足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广西从

    2008年05期 No.103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脱毒马铃薯组培苗生产中日光培养试验

    栗均平;李书民;刘润妮;

    <正>在脱毒马铃薯组培苗的生产中,目前采用的培养室灯光光照培养,有三分之二的成本是电费,为降低组培苗的生产成本,我们在2007年开展了日光培养马铃薯组培苗的试验。目的是用日光光源代替灯光光源,从而节约电费,降低生产成本。

    2008年05期 No.103 306-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脱毒原种一年制生产技术初探

    田祚茂;黄大恩;戴清堂;李卫东;沈艳芬;

    <正>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种薯质量,防止病毒再感染,常用温室、防虫网室以无土栽培的方式生产脱毒原原种。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以来,从茎尖脱毒、培

    2008年05期 No.103 30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栽培技术

  • 宁夏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带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杜守宇;杜伟;

    <正>近年来,宁夏马铃薯种植以"三化"为中心的栽培技术得到了普及与推广,面积扩大,单产提高。2007年种植面积达22.3万hm2,比2006年增加了3.4万hm2,成为宁夏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单产在大旱、播期推迟的情况下,仍比2006年增产

    2008年05期 No.103 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山区春马铃薯—超级稻—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连文顷;

    <正>德化县地处福建中部山区,属中亚热带山区气候,降雨量充足,温光资源丰富。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效益农业,充分发挥本县自然资源优势,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种植结构。2006~2007年在浔中镇

    2008年05期 No.103 3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豫西南马铃薯、玉米、白菜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尚增强;郭秀海;尚蕾;

    <正>豫西南马铃薯、玉米、白菜一年三熟的栽培模式,使每667m2产马铃薯1700kg、玉米600kg和大白菜6000kg,667m2收入5000元。前一年12月下旬地膜播种马铃薯,翌年5月中旬收获,5

    2008年05期 No.103 31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行桑套种秋冬马铃薯栽培技术

    钱光华;

    <正>1种植模式一是(200cm+66cm)×50cm的种植模式,在宽行内种植秋冬马铃薯两带,共四行,其中:宽行67cm、窄行33cm、窝距40~43cm,厢高30~35cm,每667m2达2500窝左右,产鲜薯1500kg,

    2008年05期 No.103 315-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晋西北干旱丘陵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鲁喜荣;田宏先;王瑞霞;

    <正>山西省是马铃薯生产大省,作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的马铃薯,每年种植的面积大约在350~500万hm2,但马铃薯的产区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在现有的条

    2008年05期 No.103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产业开发

  • 通渭县马铃薯生产的优势与综合增产途径

    郑顺吉;刘宏胜;张小红;

    <正>近年来通渭县将发展马铃薯生产和加工作为振兴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重点扶持,使全县马铃薯生产呈逐年增长趋势。为进一步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市

    2008年05期 No.103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品种介绍

  • 中熟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3号

    刘晓云;苏林富;甄继军;张涛;丁虎银;梁慧;康洁德;

    <正>1品种来源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3号是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于1998年用高原7号作母本,宁薯8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1999年种植实生苗,2000~2001年进入无性系选种区,2002年参加品系鉴定,2003~2004

    2008年05期 No.103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