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本刊特稿

  • 在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上的讲话

    危朝安;

    <正>(2008年4月6日)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春暖花开之际,我们在美丽的延庆迎来了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这次大会是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的全国马铃薯产业界的一次盛会。今年又恰逢联合国确定的国际马铃薯年,作为我

    2008年02期 No.100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贺词——兼谈马铃薯免耕栽培

    路明;

    <正>(2008年4月6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我代表中国作物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马铃薯年,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也是我国响应联合国倡议的一次重要活动。

    2008年02期 No.100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术园地

  • 马铃薯根际器官的呼吸变化

    孙周平;郭志敏;高杰;曲微;

    采用改良的桶栽法和排除根系法两种方法测定马铃薯植株在苗期、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三个阶段根际器官CO2和O2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天之中,马铃薯根际器官的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O2的呼吸速率和CO2的变化趋势相反;在整个生育期过程中块茎形成期的呼吸速率最大。两种测定方法的根际器官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一致。

    2008年02期 No.10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宫占元;郑殿峰;马光恕;金光辉;王艳杰;

    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比利时212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烯效唑和SODM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TA-6(100mg·kg-1)和烯效唑(50mg·kg-1)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经济性状;烯效唑(50mg·kg-1)和SODM(100mg·kg-1)处理显著提高了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了还原糖含量;DTA-6(100mg·kg-1)和SODM(100mg·kg-1)显著提高了酚类物质含量,烯效唑(50mg·kg-1)显著降低了酚类物质含量;各处理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

    2008年02期 No.10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叶片数量调控对雾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标;王季春;黄振霖;何凤发;唐道彬;吕长文;陈宇星;吴婷;罗小敏;刘丽芳;

    通过去叶和植株下放的处理方式改变雾化栽培马铃薯植株的源强来探讨源器官调控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叶和植株下放能显著增加雾化栽培马铃薯植株的高度,但会极显著降低植株的茎粗、分枝数、根系体积、单株匍匐茎数和单株合格薯块数。

    2008年02期 No.10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主要块茎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张荣;王一航;文国宏;李高峰;

    对马铃薯9个亲本及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18个杂种无性一代的8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①8个性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超中亲优势的大小顺序为:烂薯率>块茎产量>结薯数>淀粉含量>单个块茎重>薯形>块茎外观>结薯习性;超高亲优势的排列顺序则为:结薯数>单个块茎重>块茎产量>块茎外观>烂薯率>淀粉含量>薯形>结薯习性。②品种P(2L0031-17)、P(4陇薯3号)、P(7L0218-38)、P(995D-P-8)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是理想的亲本材料。③组合P1×P4、P2×P9在淀粉含量、块茎产量等性状上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在马铃薯高淀粉育种中应选择高淀粉材料作为亲本之一,选配组合时亲本最好采用高×高类型或高×低类型配置组合。

    2008年02期 No.10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生态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分析

    刘凯;张琦琦;石瑛;陈伊里;

    把北方一作区的6个品种,中大1号、内薯7号、克新12号、东农303、延97-8和尤金分别种植在加格达奇、牙克石、克山、哈尔滨、延吉和本溪6个地点,对各品种在各地点的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大1号的淀粉含量最高,但在试验区域内其品种稳定性差,延97-8的淀粉含量较高,且在试验区域内的品种稳定性好;加格达奇地区种植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均值最高,本溪为淀粉含量均值最低,淀粉含量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

    2008年02期 No.100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马铃薯花药愈伤诱导率的影响

    姜丽静;卢翠华;石瑛;邸宏;刘辉;姜丽丽;

    采用讷16、克新16、克新13和西北果4个马铃薯品种或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马铃薯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接种前花蕾经2~8d、4℃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其中以2~4d处理的效果最好,接种后经24~48h、32℃热激处理有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试验还对低温预处理和热激处理相配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配合处理的效果好于单独处理,单独热激处理的效果好于单独低温预处理。

    2008年02期 No.100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研究简报

  • 马铃薯茎尖试管苗及微型试管薯繁育的影响因子研究

    丁运华;李桥文;陈兆贵;

    以广东省引种的荷兰马铃薯费乌瑞它(Favorita)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从茎尖脱毒分化到试管微型薯诱导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MS+NAA0.10mg·L-1+6-BA1.0mg·L-1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合适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时,GA3的最适浓度为0.1~0.2mg·L-1;壮苗阶段,液体基本培养基MS加矮壮素CCC1.0~1.5mg·L-1的效果较好;弱光照比连续强光照更有利于结薯,弱光处理40d后黑暗处理一周,结薯诱导培养的时间为50d左右,0.1%的活性炭对诱导结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8年02期 No.100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二级脱毒原种产量和种薯数量与施肥的关系

    谢文;刘文贤;翟均平;

    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宣薯3号二级脱毒原种产量和种薯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产量最佳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农家肥11250kg、N肥172.5kg、P肥75kg、K肥150kg,N:P:K比例为1:0.4:0.9,产量高达30481.5kg,产投比为3.1:1;马铃薯种薯数量的最大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N肥156kg、P肥85.5kg、K肥120.5kg,N:P:K比例为1:0.55:0.77,每公顷结薯数产量高达158055个,在栽培时可结合二者进行施肥。

    2008年02期 No.10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矮壮素(CCC)在马铃薯试管苗上的应用研究

    袁宏安;郑太波;李延亭;谢瑛;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大西洋、东北白和克新1号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矮壮素在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壮苗及种质保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加入0.3~0.8mg·L-1的矮壮素能有效抑制马铃薯试管苗的腋芽萌发,推迟腋生枝条萌芽的时间,保持马铃薯试管苗的正常生长,便于试管苗的增殖,能使马铃薯试管苗种质常温保存达2个月,降低了生产成本。

    2008年02期 No.100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三都县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杨忠热;周从福;黄永林;滕瑜;段德芳;

    为加快三都县马铃薯品种更新,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品质和效益,对新引进会-2等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大西洋为高产炸片品种,在三都县可作订单大面积推广种植;会-2、威芋3号、费乌瑞它为高产粮菜、优质专用商品薯品种,可大面积示范推广;夏波蒂综合评价差,不适宜推广。

    2008年02期 No.100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克新18号原原种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于滨;马力;

    以脱毒马铃薯克新18号原原种为材料,在网棚内做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行距66cm,株距20cm的密度,最适合该品种的个体生长,单株粒数最多,10g以上原原种占的比例最大;行距66cm,株距17cm的密度,最适合该品种的群体生长,原原种粒数产量可达最高。

    2008年02期 No.100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马铃薯单倍体培养研究进展

    越恋;何凤发;

    马铃薯单倍体培养能获得相对稳定的纯系,提高育种效率,创造新的种质。单倍体培养主要有孤雌生殖、小孢子培养和花药培养等方法,但存在诱导率、成苗率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2008年02期 No.100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策略

    肖雅;何长征;聂先舟;熊兴耀;

    病毒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当前马铃薯病毒病的防治策略主要是生产脱毒种薯、选育抗病毒病品种和利用抗病毒物质。茎尖培养和热处理是脱除马铃薯病毒常用的方法;蚜虫作为马铃薯病毒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不同种类的蚜虫传播病毒的能力不一样,监控蚜虫的发生动态,施用杀虫剂、矿物油、灭秧都是控制蚜虫的有效方法;种薯认证体系控制马铃薯病毒病传播是最有效的手段,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一些抗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和马铃薯S病毒的基因已经被标记,为马铃薯抗病毒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基础,采用转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病毒病马铃薯品种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施用核酸中嘌呤和嘧啶碱基的合成类似物、植物有效成分、水杨酸等物质来抑制马铃薯病毒活性、提高植物对马铃薯病毒病的抗性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尚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因此,建立种薯认证体系,通过加强遗传研究、资源改良,结合现代生物技术选育抗马铃薯病毒病品种是我国今后防治马铃薯病毒病的重点。

    2008年02期 No.100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西吉县马铃薯种植业农业气候区划

    孙俊;魏广泱;王卫东;何建栋;苏林富;

    <正>用天气图法通过对西吉县内各大山脉等高线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西吉县各大山脉等高线的分布与年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分布线从西到东都有一槽一脊的相似规律,高度槽脊落后于年气温、≥10℃有效积温槽脊;马铃薯生育期7-8月150、

    2008年02期 No.100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冀西北高寒区马铃薯脱毒小薯结薯影响因素分析

    乔海明;

    <正>提高马铃薯脱毒小薯单产水平是降低马铃薯脱毒小薯生产成本的根本途径。河北北方高寒区气候寒冷,无霜期90~110d,普通温网室设施栽培生产马铃薯脱毒小薯一年只能生产一季,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本地区生产脱毒小薯显得更为重要。国内

    2008年02期 No.100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栽培技术

  • 福安市溪潭镇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张祖金;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订单农业的完善,福安市溪潭镇内陆半山区积极发展冬种农业,脱毒马铃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物。但品种较为单一、老化,当家品种克新3号经多年种植,种性退化、产量低下、商品性差,无法适应市场需

    2008年02期 No.100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渭河沿岸地膜早熟马铃薯复种蒜苗高产栽培技术

    赵中梁;

    <正>天水市渭河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沙壤,地下水位高,气温回升快,光照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0℃左右,适于地膜早熟马铃薯复种蒜苗。目前沿岸的武山、甘谷、麦积三县区种植面积

    2008年02期 No.100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德化地区马铃薯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

    郭绪明;

    <正>德化地处闽中山区,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常年栽培面积近4000hm2,其中冬种3000hm2。它对提高粮食总产量,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地下块茎,既可作菜、粮、饲用,又适宜加工

    2008年02期 No.100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产业开发

  •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的植保工作思路

    刘普明;谢成君;梁宁;刘晓娟;穆迎丽;

    <正>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黄河中游地区黄土高原腹地,六盘山西麓,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适宜于马铃薯的种植。近年来我县按照自治区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总体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立足县情,把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作为农业结构战

    2008年02期 No.100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宁夏南部丘陵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问题的建议

    王效瑜;牛芳英;吴林科;呼芸芸;

    <正>目前国内马铃薯淀粉年需求量约为80多万t,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的一级以上产品的数量不足15万t,其中宁夏南部丘陵地区的固原市每年生产优级马铃薯精淀粉2万t、一级精淀粉5万t,占国内实际年生产量的47%。已形成的生产能力约占国

    2008年02期 No.100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信息快递

  • 200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正>为了促进马铃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加强基础研究,同时吸引马铃薯从业人员踊跃向《中国马铃薯》杂志投稿并积极参加"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责成《中国马铃薯》杂志编辑部进行了2007年度优秀论文的评选活动。

    2008年02期 No.100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品种介绍

  • 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2号选育

    郭志乾;王效瑜;吴林科;王收良;呼芸芸;李淑英;厚俊;张尚沛;

    <正>1品种来源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2号是固原市农科所于1998年用中心22号作母本,宁88-8-306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无性多代筛选。1999~2002年进行实生苗单株选择、品种观察、品系鉴定,2003~2004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

    2008年02期 No.100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会议纪要

    <正>2008年的春天分外清新,2008年的延庆更加秀丽。在这春光明媚、花香四溢的美好季节,我国马铃薯界同仁如约而至,共商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大计。主题为"马铃薯产业——更快、更高、更强"的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于2008年4月6日至8日在北京延庆召开。

    2008年02期 No.100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