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学术园地

  • Genetic Diversity and Yield Stability of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L.)

    Biswas M K;Hossain M;Islam R;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 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distanc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irty one potato genotypes in diverse environments.Multivariate and canonical analysis were used to study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the genotypes and stability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according to Eberhart and Russell,Parkinge and Jinks and Freeman and Perkins models for plant height,branch number per plant,tuber number and tuber weight.Thirty one genotypes were grouped in to six clusters with the help of Mahalonobis distance and canonical analysis.The stabilit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yield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s.Most of the studied genotypes were sensitive for yield with the environment.For over-all performance 'Hera','Chamak','Patnai','Lala pakri','TPS-7','TPS-364','Somerset' and 'Superior' were the best genotypes for tuber yield and breeding material for potato breeding.

    2008年01期 No.9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Y病毒一步RT-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刘在东;于德才;白艳菊;高艳玲;徐凤花;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对马铃薯的危害最大,可导致马铃薯退化,降低马铃薯产量。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脱毒种薯,但是否完全脱毒需要经过检测才能证实。本研究依据PVY 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PY1、PY2,以带毒样品植物总RNA为模板,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加入反转录和PCR反应所需试剂,反应程序中包括反转录和PCR反应所需条件,进行反应扩增,带毒样品扩增得到340 bp的目的条带,而健康对照无此目的条带,从而建立了PVY的一步RT-PCR检测技术,并组装成试剂盒。该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灵敏度可以检测到带毒植物组织下限的6.25μg,高于ELISA(100μg)和NASH(15μg)的灵敏度,虽然和常规方法的灵敏度相同,但更为快速、简便、易于操作,适合脱毒苗和脱毒种薯生产单位做大量样品的检测。

    2008年01期 No.99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肖旭峰;刘明月;

    采用烯效唑、B9、水杨酸处理种植在大棚基质中的大西洋脱毒试管苗,比较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对植株的生长有促进效果,以100 mg.L-1处理具有最佳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处理出现的负效果越大;B9喷施的植株单块茎重和总块茎重均以2 500 mg.L-1浓度的处理最高,且大、中大薯在总块茎数所占的比例最大;水杨酸以400 mg.L-1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

    2008年01期 No.99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加工性状亲子代间表现型差异的研究

    于海洋;王凤义;

    试验选用20个具有良好加工性状表现的马铃薯品种或品系,配制了16个杂交组合,在实生苗当代进行子代测验,以验证亲本的表型和杂种实生苗当代块茎表现的关系。通过对后代群体块茎的比重、长宽比、芽眼深浅等性状的表现,来评价亲本和组配方式对后代性状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亲本表现在比重、薯形,芽眼三个性状上不能够完全准确地预测其子代表现,需要通过其子代表现来进行评价。在组合的配制效应上,Vester×Fl1867、Fl1771×台湾红皮、Wauseon×Caribe、以及CIP380854.3×Fl1533的后代群体表现好,可以作为选育加工品种的组合在育种应用。

    2008年01期 No.99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杂交组合后代加工相关品质性状的评价

    孙清华;李赞;石瑛;陈伊里;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和东农303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无性一代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和加工相关品质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表现最好的组合为大西洋×T1800,该组合产量高,平均单株产量可达604g;单薯重较高,平均单薯重可达80 g;高淀粉、低还原糖个体较多,后代中符合油炸加工类型的无性系比率最高。以东农303为母本的3个杂交组合后代比重偏低,但平均单株产量和平均单薯重均较高,可从这3个组合后代中筛选出高产鲜食的材料。

    2008年01期 No.99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研究简报

  • 昭通市马铃薯晚疫病大田流行规律研究

    雷崇艺;杨艳丽;马永翠;

    昭通市位于西南低纬高海拔的乌蒙高寒山区北部,气候条件复杂,马铃薯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但受晚疫病危害很大。本试验对该地区大田马铃薯晚疫病流行规律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晚疫病中心病株一般在5月25日前后出现,呈现发病早、流行快的特点。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流行情况受当年相对湿度波动大小的影响较大,一般相对湿度波动小有利于晚疫病的流行。

    2008年01期 No.99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

    梁金平;张志勇;吴文明;杨立明;黄萍萍;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对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化肥对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排序为N>K>P。经计算机模拟寻优,获得了施肥的高产数学模型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667 m2产量高于1 750 kg的优良农艺组合方案22套,其95%的置信区域是:每667 m2施尿素31.13~42.32 kg,过钙13.30~30.40 kg,硫酸钾57.08~64.42 kg。农艺措施的中心值为:尿素38.22 kg,过钙21.70 kg,硫酸钾60.75 kg;N:P:K的比例为1:0.57:1.59。

    2008年01期 No.99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河北省马铃薯真菌病害种类及分布

    彭学文;朱杰华;

    2001年7月至2002年12月对河北省马铃薯在生长期和储存期进行病害种类调查,共发现了5种主要真菌病害,即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干腐病和马铃薯黑痣病,并明确了它们在河北省范围内的大致分布。通过对河北省马铃薯真菌病害的病原进行鉴定,共鉴定出了7种病原菌,即:Fusarium solani、Fusarium semiteatum、Fusarium moniliforme、Fusarium oxysporum、Rhizoctonia solani、Phytophthora infestans、Alternaria solani。

    2008年01期 No.99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0 ]
  • 滨海风沙土马铃薯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

    高小华;

    滨海风沙土是当地冬种马铃薯主要旱地土壤,用主栽品种紫花851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与马铃薯产量效应回归方程,寻求适宜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本试验土壤每公顷最高施肥量:N281.78 kg,P2O5 154.05 kg,K2O 305.43 kg。公顷最佳施肥量:N 284.61 kg,P2O5 158.85 kg,K2O 285.41 kg。

    2008年01期 No.99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福鼎市马铃薯多种稻草覆盖栽培试验

    陈伯勇;王怀震;林宗学;

    为了探讨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我们进行了稻草多种覆盖方法的试验。试验结果以盖土+稻草覆盖(A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即直接盖土增产19.5%,达极显著水平。盖有机肥+盖土、盖有机肥+稻草、盖稻草+盖土都比对照增产,但增产不显著,增产率分别为7.6%,7.3%和3.1%。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播种时采用先盖土再盖稻草的方法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以在生产上全面推广。

    2008年01期 No.99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铃薯叶面追肥试验效果

    王廷杰;周丰;赵国良;

    在马铃薯盛花期,叶面喷施基因传导素+土豆膨大素、基因传导素、土豆膨大素、容大丰,均不同程度提高产量和商品薯率,增纯收入1 347.1~7 723.7元.hm-2。其中喷施基因传导素+土豆膨大素增值效果显著。可见合理的进行叶面追肥是一项简而易行的增产、增值措施。

    2008年01期 No.99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Chromosome Number Manipulation as Part of Potato Pre-breeding Programs

    Kear Philip J;

    The cultivated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L.) is a tetraploid(2n=4x=48) and can be improved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desirable traits from other Solanum species.Often the transfer of these traits is hindered by complex genetics and breeding barriers within potato.Parthenogenesis and microsporogenesis are used in chromosome number manipulation allowing breeders to reduce the potato's chromosome number to dihaploid(2n=2x=24)[diploid] or monohaploid(2n=x=12) from which a predictable transfer of traits can be made,in accordance with the endosperm balance number theory(EBN).Furthermore,the reproductive processes of first division restitution(FDR) and second division restitution(SDR) are utilize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hromosome number for incorporation into the cultivated potato.

    2008年01期 No.99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贵港市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黄立青;黄寿月;

    <正>近年来,贵港市利用冬闲田大面积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2004年全市示范推广面积只有333 hm2,2005年发展到5 333 hm2,2006达到17 527 hm2,比2005年面积增长2.3倍,总产达44.19万t,每667 m2产量1 681 kg,比常规栽培增产286 kg,增收257.3元,全市总增收7 59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益。此项技术节本、

    2008年01期 No.99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宁南山区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马鸿霞;吴志科;田学军;刘慧萍;

    <正>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土肥科组织和统一安排部署,于2005年和2006年对西吉县、原州区、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等都进行了土壤取样,并对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将化验结果对照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得知宁南山区土壤肥力的特点依然是少氮、缺磷、钾丰富和有机质低,占总农田面积比重较大的黄土丘陵区农田尤其如此。

    2008年01期 No.99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栽培技术

  •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张秉鑫;杨发;朱建军;

    <正>1品种选择根据宁南山区自然条件,旱作区应选择外销型马铃薯品种及加工型的高淀粉品种,如内薯7号、陇薯3号、宁薯4号、宁薯8号、新大坪、青薯168等;阴湿区应选菜用型及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如青薯168、陇薯3号、内薯7号、宁薯4号等;川水区应选早上市及薯条、薯片、全粉加工型品种。如克新1号、夏波蒂、费乌瑞它、台湾红皮、大西洋、虎头等。确立了适宜种植的品种后,应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伤冻、薯皮洁净、色泽鲜艳的幼嫩薯作种薯。

    2008年01期 No.99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寒阴湿区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边芳;

    <正>甘肃省属高寒阴湿区,有效积温不足,灾害性气候较多,农田杂草生长速度快,对庄稼极易造成草荒。通过在甘肃岷县、漳县、渭源等地的高寒阴湿区试验示范表明:采用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显著增产增收效果,但栽培水平高低对其综合效应具有直接影响。为了充分发挥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马铃薯上的增产潜力,做到规范化种植,实现高产高效之生产目的,特总结出高寒阴湿区黑色地膜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供同类地区参考。

    2008年01期 No.99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病害防治

  •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杨发;

    <正>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在马铃薯种植区普遍发生,是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晚疫病大流行会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根据我们三年来的调查结果,晚疫病危害导致马铃薯田间产量损失可达20%~30%,严重的地块可减产50%~60%,甚至绝收,窖藏损失轻者5%~10%,重者在30%以上。马铃薯是宁夏南部山区的重要农作物,也是宁夏四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4万hm2以上,因此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是宁夏马铃薯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2008年01期 No.99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定西市马铃薯贮藏期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张杰;张廷义;

    <正>马铃薯是定西市的主导产业之一,正常年份种植面积达20万hm2以上,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0%。近年来,随着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危害日趋严重,尤其是贮藏期烂窖问题十分严重,已成为严重影响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全面了解定西市马铃薯贮藏病害的主要种类和危害现状,2006年秋季对全市7县(区)马铃薯主要病害田间危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2006年冬至2007年春又对全市马铃薯贮藏期主要病害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供同类地区参考。

    2008年01期 No.99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产业开发

  • 宁夏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对策

    张劲华;马建洲;李永军;

    <正>1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1.1自然条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西吉县土质条件的优势:土壤类型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结构好,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0.4%~3.33%,平均含量为l%,速效氮30~50 mg.kg-1,速效磷5~10 mg.kg-1,速效钾130~180 mg.kg-1,pH值6.1~7.0之间,适应马铃薯生长发育。

    2008年01期 No.99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途径及建议

    王富胜;潘晓春;张明;水清明;

    <正>定西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马铃薯产区之一。定西人民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努力,将资源劣势转变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成功培植出了一个"黄金产业"。在定西这块干旱贫瘠的土地上,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富民富市的第一大产业。

    2008年01期 No.9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陇中马铃薯优质种薯生产优势与产业化发展措施

    漆文选;

    <正>陇中地处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马铃薯优质薯生产基地,年种植马铃薯在20万hm2左右,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5%,2001年被中国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和"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2005年又被甘肃省确定为种薯生产基地。近年随着全国各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市场上对优质种薯需求量俱增,年需优质种薯在千吨以上,所以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当地种薯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种薯业,并紧紧依托种薯这个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2008年01期 No.99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品种介绍

  • 高干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川芋10号”的创新培育

    梁远发;倪苏;蒋馨;李式昭;

    <正>1创新培育经过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育材料44-4作母本,凉薯3号作父本,1990年创制杂交组合并获得实生种籽,1993年培育实生苗进行无性单系选择,其中系谱号为9203-16的无性单系表现优异,其植株生长繁茂,株型较矮而紧凑,单株产量高,随后经多年评价、鉴定,于2003年通过四川省马铃薯区域试验,同年通过省生产试验,2006年4月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为"川芋10号"。

    2008年01期 No.99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信息快递

  • 2007年马铃薯国家科技支撑、行业专项、“948”项目研讨会会议纪要

    <正>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2007年马铃薯国家科技支撑、行业专项和'948'项目研讨会",于2008年1月10日至1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来自全国50多个项目承担单位的8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大会。农业部科教司路亚洲和何艺兵副处长、福建省农业厅黄华康厅长、福建省农科院尤民生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科研处胡鸿处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8年01期 No.99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通知

    <正>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4月5日~8日在北京延庆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马铃薯产业——更高、更快、更强",会议将就我国马铃薯的生产、科研和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学术交流,并特邀部分国内外知名专家就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行业的发展动态、科研和生产的发展趋势作专题报告。

    2008年01期 No.9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