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华春;门福义;刘梦芸;
本试验通过马铃薯实生幼苗与西红柿、苋菜、黄花烟幼苗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相比较,得到如下结论:a.幼苗干物重、叶面积、茎粗等与种子贮藏物质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实生种子小是实生幼苗生长缓慢的原因之一。b.实生种子发芽温度以20℃左右为宜,超过25℃发芽将受到抑制。c.实生种子贮藏物质以脂肪为主,脂肪转化为结构物质缓慢,因此实生种子即使在最适发芽条件下也需5~6天才能发芽。d.实生幼苗光合产物在根、茎、叶中分配不合理,分配到茎中较多(高达40%),分配到叶片的比其它作物少,致使叶面积小,光合产物少,这是实生幼苗生长缓慢的又一原因。e.实生幼苗光合产物分配状况是其生理特性决定的,实生幼苗茎中过氧化物酶、蔗糖酶活性高,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低,表明茎的代谢旺盛,因而促进了茎的生长;而叶中过氧化物酶、蔗糖酶活性低,吲哚乙酸酶活性高,表明叶片生理代谢弱,致使叶片生长缓慢。f.DTO—33不论是在根系生长、叶面积增长、干物质积累上,还是在匍匐茎产生、膨大方面都比克疫天然籽显出较强的优势。
1989年04期 193-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胡云海;蒋先明;
本文报道不同糖类和 BA 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和葡萄糖对块茎形成效果较好,而麦芽糖几乎无作用;蔗糖和 BA 同时使用,使微型薯数明显增加;目前已使用的配比中以10ppmBA+8%蔗糖为最佳;而 BA 和蔗糖对微型薯数的响影均符合二次曲线,其理论最佳组合为8.23ppmBA+22.94%蔗糖。
1989年04期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舒群芳;苗毓华;以凡;王苏生;
本文对我国5个不同品种的马玲薯块茎蛋白质作了几项分析研究,得出鲜重样品总蛋白质的含量为1.22~1.69%,可溶性蛋白质占总蛋白质含量的71.6~74.5%。5个品种马玲薯块茎的可溶性蛋白质在 SDS—PAGE 电泳上被分为3个主要组份,其分子量分别为78KD,40KD,18.5KD。品种间在 SDS—PAGE 电泳上几乎无差异,但在双向电泳上差异较大。
1989年04期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永成;
<正> 1989年11月7日,青薯168号马铃薯新品种在青海省西宁市正式通过鉴定。该品种薯大、皮光、芽眼浅、生产潜力大,淀粉含量17.3%,薯块为红皮、黄肉,食味可口,并有香甜味,宜作菜用和加工、出口;地上部生长势强,枝叶茂盛、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抗倒状、抗病性强,耐贮藏。
1989年04期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1 前言近几年来,马铃薯在陕南川道地区作为经济作物发展较快,播种面积成倍增长。由于川道裁培马铃薯受病毒的侵染和不适宜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留种困难,产量低而不稳,生产者不得不依靠山区供种来解决春薯低产问题。二季作虽为川道地区就地留种提供了条件,但实践证明,用二季种薯春播,尽管采取了措施(920浸种和催芽)生产水平仍低于山种的27.4~70.3%(品种为克新3号和商芋1号)。为了提高川道地区春薯产量和就地留种问题,减少山种下川带来的麻烦和浪费,我们采用春播夏收种薯在自然低温(10℃以下)条件下,培育短壮芽的留种技术。
1989年04期 211-2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麟书;
<正> 1 前言近年来,马铃薯的病害种类较多,对生产威胁较大的是癌肿病。受害地区产量可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据国内有关资料介绍,在同一感病地块甚至在同一窝内,同时种植河坝与米拉两品种,河坝发病,米拉并不发病。说明了品种间的抗癌性有很大差异,但本地不适合种米拉,故多种地方品种河坝,而又无其它高产抗病品种代替感病河坝品种,致使癌肿病在生产上流行。为了充分利用马铃薯品种间的不同抗性,找出适合我市疫区栽培的高产抗癌良种,提供疫区生产上使用,1988年进行了抗癌肿病品种引种鉴定试验。
1989年04期 215-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忠烈;张肇平;
<正> 1 前言1978年,在印度旁遮普省的不少地区发现了一种马铃薯叶斑病,病变症状同一般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叶斑病症状不一样,使用了11种杀真菌剂和抗菌素也不能控制这种病变。1979年秋季、1980年春季和秋季、1981年春季和秋季以及1982年春季进行了大规模分离和显微镜观察,否认了真菌和细菌是这种病变的致因。由于这种癍变的症状类似于1973年报道过的美国发生的因臭氧(O_3)污染而引起的叶斑病的症状,为验证印度这次发生的马铃薯叶斑病是否也是因臭氧污染所引起,进行了试验。
1989年04期 21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樊胜枝;
<正> 山西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的播种面近400万亩。马铃薯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山区人民的生活,但是,目前推广的马铃薯品种质量还不高,品种的混杂、退化比较严重。造成产量不高、加工利用不广、经济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的被动局面。所以选育高产、抗病、适合不同用途的专用品种,是生产上迫切要求的。经过多年的选择、鉴定、比较选育出基本符合目标的马铃薯新品种晋薯7号。
1989年04期 22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进荣;
<正> 马铃薯是米脂县四大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及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1973年以来,马铃薯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种植面积达15万亩,约占全县粮田面积的30.5%,占粮食总产量的39.0%。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马铃薯生产受到影响,产量徘徊不前。本文根据米脂县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马铃薯生产的途径及措施。1 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1989年04期 222-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厚煜;夏沛田;汪作奎;
<正> 经我们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马铃薯冷藏夏播留种是防止马铃薯退化、实现马铃薯稳产、高产促进其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1988年我们在县种畜场进行了10亩地的夏播种薯秋薯春播的高产栽培试验,获得了亩产3169公斤的高产。其栽培技术如下:a.选择优良品种通过品种试验,找出适合高产栽培的夏播种薯克新3号、克新2号,这两个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多,抗病性强,田间与窖贮腐烂率低,退化较轻。尤其是克新3号在适应性、抗逆性和增产潜力上都有明显优势。
1989年04期 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世峰;
<正> 离体杂交在马铃薯遗传与育种的品种研究工作中已被广泛采用。应用离体杂交技术,对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育种的新方法,新途径,尤其是对困难组合的杂交及自然环境和气侯条件不利于马铃薯的杂交或有困难的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很多。1987年,加拿大农业部新布省费德瑞克顿农业试验站的马铃薯离体杂交试验,杂交组合座果率很高,效果非常好。这个离体杂交试验是在费德瑞克顿农业试验站办公大楼的地下室进行的,场地和试验规模都很大,授粉花朵约在10万个以上,比1958年夏
1989年04期 225-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长春;
<正> 讷河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北纬48℃以北,无霜期115天,活动积温2300℃左右,全年平均气温0.9℃左右,7、8月平均气温21~22℃,昼夜温差14~15℃。年降雨量400~500毫米,集中在7、8月份。土壤肥沃,适宜马铃薯栽培。全县每年栽种马铃薯20~30万亩,总产2~2.5亿公斤。近年来,单产不高(亩产900公斤左右),总产不稳,播种面积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病毒病危害。当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病毒病株率一般地块为30~50%,严重地块达70~80%。为了解决马铃薯病毒病害问题,
1989年04期 226-22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宁;王人元;
<正>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于1922年已被发现,但其病原鉴定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直到1967年 Diener 等首次发现该病由是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简称 PSTV)所致。PSTV 的寄主范围很广,但绝大多数属于无症侵染。早期 PSTV 的诊断主要靠生物鉴定的方法进行,后来很多学者试图利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但由于 PSTV是1个没有蛋白质衣壳的小分子量核酸,不具抗原性,故不能制备其抗血清。Morris 等1975年首次报道了用单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简称PAGE)法检测 PSTV;Owens 等1981年报道
1989年04期 229-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振东;
<正> 植物具有各种各样抵抗寄生物侵染的机制,本文仅讨论马铃薯体内的预成抗菌物质及其在对病害抗性中的作用。1 马铃薯体内的预成抗菌物质及其抑菌作用马铃薯体内含有十分丰富的预成抗菌物
1989年04期 234-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岫芳;
<正> 马铃薯是16世纪末由欧洲殖民主义者(葡萄牙人)传入印度的。当时,印度尚在英国统治之下,1935年新德里农业研究所的西姆拉(Simla)马铃薯育种站开始组织马铃薯品种改良工作。1941年印度独立以后,人们认识到马铃薯在本国的潜力。1949年建立了联邦中央马铃薯研究所(CPRI)。现在已是印度联邦作物研究机构中最大的一个科研单位。
1989年04期 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芳;
<正> 70年代前,斯里兰卡的马铃薯种薯完全依赖进口。高昂的成本和较差的适应性迫使斯里兰卡政府在70年代实行生产种薯的计划。最初,国家将由国外进口的种薯种植在发达地区的农场,使其扩大繁殖,生产出适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标准种薯,作为下一季大面积种植的种薯。从此结束了全部进口种薯的历史,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1989年04期 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J·Brown;王萍;
本文研究了在马铃著育种初期选择阶段中单株选择的效率。将马铃著无性系的一个随机样本种植在单株区和两次重复的五株区。收获后,由3位育种家目测评价每个小区,记录单株总块茎重和单株块茎数,从中计算平均块茎重。发现在总茎重、平均块茎重和单株块茎数方面,单株区的误差方差显著大于五株区,但是育种家目测评价两者却差异不显著。在所研究的性状中,单株区和五株区间的相关系数显著地大于零,但低于五株区两次重复间相应的相关系数。虽然研究的是无性系的一个随机样本,但在前1年每个无性系已经被育种家进行了评价。当根据前一年育种家的评分把无性系分组时,发现就育种家选择而言,单株区和五株区间的相关系数和每组平均分数呈较大的负相关。结论:单株选择通常是无效的,尤其是只研究前一年经评价为较好的无性系。
1989年04期 242-24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Ю.Г.ТРИНКЛЕР.;Ю.А.РУМЯЦЕВ;金之华;
<正> 选用种子繁殖的马铃薯品种,必须与常规的以薯块繁殖的马铃薯品种有区别,前者应有两个基本特征:经多次种子繁殖后,所有世代的实生籽均能保持各项性状的稳定性,特别是块茎产量性状的稳定性;由于栽培马铃薯是自花授粉,那么一个必要条件是自交系须保持高产的性能。我们现有种群中,实生苗浆果形成平均为50%,为达到100%的浆果形成还需经多年的试验研究。
1989年04期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超林;
<正> 冀承马铃薯1号品种来源河北省围场县马铃薯原种场用围丰4号作母本,5822—300作父本,1978年杂交育成,1986年经河北省承德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并确定推广。该品种一般亩产1700~2200公斤。特征特性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50~60厘米,茎叶绿色,花冠紫红色,块茎长及圆形,薯皮薯肉白色,表皮光滑,芽眼深浅中等,芽红色。生育期125~130天左右,抗病力强,结实性强,结薯集中。薯块大、中薯率80%以上,淀粉含量16.4%,熟食有甜味。
1989年04期 249+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1989年04期 25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