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

Chinese Potato Journal

遗传育种

  • 二倍体和四倍体马铃薯组培苗结薯性状比较

    李锟;李景幽;李芳艳;翟美英;郭华春;

    以82份马铃薯材料(2份Solanum tuberosum,34份S. phureja,12份S. chacoense,8份S. polyadenium,9份S. stenotomum,17份S. vernei)为试验对象,调查和分析其结薯性状。2份S. tuberosum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35.7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5.7个,平均单薯重为6.9 g;34份S. phureja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16.0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3.9个,平均单薯重为5.0 g;12份S. chacoense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10.0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10.4个,平均单薯重为1.1 g;8份S. polyadenium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11.9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9.8个,平均单薯重为1.3 g;9份S. stenotomum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13.2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12.9个,平均单薯重为1.2 g;17份S. vernei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12.6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7.8个,平均单薯重为1.7 g。四倍体平均单株产量高于二倍体,S. phureja材料又高于其他二倍体材料;S. chacoense、S. polyadenium、S. stenotomum和S. vernei单株结薯数高于S. tuberosum和S. phureja。在产量构成方面,S. tuberosum和S. phureja单株产量受单株结薯数与单薯重双重影响,而S. chacoense、S. polyadenium、S. stenotomum和S. vernei单株产量几乎仅受单株结薯数影响。试验结果为研究马铃薯块茎形成机制及二倍体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v.38;No.197 193-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马铃薯新品种——‘昆薯7号’的选育

    储丽章;杨永东;谷春熠;邹万君;汪忠明;朱维贤;

    ‘昆薯7号’是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生产上种植的品种‘会-2’作母本,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材料‘CIP004(TPS-67)’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人工有性杂交选育成的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3)530040。该品种生育期105 d,适宜作鲜食型品种。块茎卵圆形,芽眼浅、少,薯皮光滑、黄色,薯肉黄色。干物质含量13.60%、淀粉含量10.60%、蛋白质含量2.21%、维生素C含量12.40 mg/100 g、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0.59%。耐贮运,蒸煮品质优,适口性好。抗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病,中抗青枯病,感晚疫病。2017—2019年区域试验中,‘昆薯7号’的平均产量为2 517 kg/667m2,较对照‘丽薯6号’平均产量2 323 kg/667m2增产8.35%。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春、秋、冬作区种植。

    2024年03期 v.38;No.197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华晟7号’

    姜波;敖翔;于晓刚;刘秩汝;李辉;王贵平;任珂;汤存山;

    ‘华晟7号’是以‘维拉斯’作母本、‘内薯7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2023年12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马铃薯(2023)150066。生育期94 d,茎绿色,叶片浅绿色,花冠白色。块茎卵圆形,薯皮黄色、粗糙,薯肉乳白色,芽眼浅。2021—2022年参加国家中晚熟东北组马铃薯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250 kg/667m2。干物质含量28.35%、淀粉含量21.70%、蛋白质含量2.00%、维生素C含量34.50 mg/100 g鲜薯、还原糖含量0.30%。抗晚疫病(Late blight)、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华晟7号’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北方一作区种植。

    2024年03期 v.38;No.197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栽培生理

  • 不同颜色降解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圆;颉建明;李世成;孙多鑫;

    为筛选适合甘肃省旱作区马铃薯生产的降解地膜,以普通黑色PE地膜为对照(CK),研究9种不同颜色降解地膜(白、黄、紫、绿、橙、银、灰、蓝、黑)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并对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D8(蓝)和D3(紫)处理马铃薯生育期较CK延长2~4 d外,其余7种不同颜色降解地膜处理马铃薯生育期较CK提前1~5 d,在马铃薯全生育期均呈现降解,D1(白色)和D9(黑色)地膜降解程度最高,进入完全崩解期,其他颜色地膜均处于崩解期,没有完全降解,降解强度在11.14%~90.94%。D9(黑色)处理的马铃薯株高、茎粗、单株主茎数、产量和品质性状最好,产量达47 517 kg/hm~2,较CK增产10.68%,可作为甘肃省马铃薯生产中普通PE地膜替代产品。

    2024年03期 v.38;No.197 209-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 ]
  • 不同促芽剂对加工型马铃薯种薯发芽和产量的影响

    杨轶;李勇;杨焕春;汪凤溶;杨冬;

    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设计,品种因素设置3类加工型品种‘麦肯1号’‘大西洋’‘青薯9号’,促芽剂因素设置赤霉素(50 mg/L)、6-苄基腺嘌呤(3 mg/L)、生长素(2 mg/L)、油菜素内酯(0.2 mg/L)、硫脲(2 g/L)和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分别测定各促芽剂处理种薯的发芽时间、发芽数、芽长、芽粗和单株产量指标,研究不同促芽剂对加工型马铃薯种薯的发芽以及单株产量的影响。5种促芽剂均能使马铃薯种薯发芽期提前,其中赤霉素(50 mg/L)处理的马铃薯种薯发芽最快且发芽数最多,为1.76个/芽眼。赤霉素(50 mg/L)处理的马铃薯种薯芽长最长,为27.0 mm。6-苄基腺嘌呤(3 mg/L)和赤霉素(50 mg/L)处理的‘青薯9号’种薯芽最粗,生长素(2 mg/L)处理的‘麦肯1号’种薯芽最粗,硫脲(2 g/L)处理的‘大西洋’种薯芽最粗。生长素(2 mg/L)、赤霉素(50 mg/L)、油菜素内酯(0.2 mg/L)和6-苄基腺嘌呤(3 mg/L)处理的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综上,采用赤霉素(50 mg/L)对加工型马铃薯种薯进行催芽,发芽最快,发芽数较多、芽较长、芽较粗壮,单株产量较好。

    2024年03期 v.38;No.197 219-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基于正交设计的马铃薯新品种‘中加7’栽培技术研究

    王伟;林团荣;王玉凤;王真;张志成;刘广晶;李燕;范龙秋;焦欣磊;王懿茜;吴昊磊;郑安可;尹玉和;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施氮量(A)、施钾量(B)、种植密度(C)3个因素对马铃薯新品种‘中加7’的产量、商品薯率、块茎干物质含量指标的影响。施氮量、施钾量、种植密度3个因素对‘中加7’产量、商品薯率、块茎干物质含量指标均影响显著(P <0.05)。影响‘中加7’产量的最佳组合是A3B3C2,即施氮量20 kg/667m~2、施钾量30 kg/667m~2、种植密度4 200株/667m~2;影响‘中加7’商品薯率的最佳组合是A3B3C1,即施氮量20 kg/667m~2、施钾量30 kg/667m~2、种植密度3 200株/667m~2;影响块茎干物质含量的最佳组合是A2B3C2,即施氮量15 kg/667m~2、施钾量30 kg/667m~2、种植密度4 200株/667m~2。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明确了对‘中加7’产量和块茎干物质含量最有利的氮、钾施用量和种植密度组合,以及提高商品薯率的最适宜条件。

    2024年03期 v.38;No.197 226-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综述

  • 马铃薯收获机薯土分离装置发展现状

    赵治明;高强;吕金庆;

    随着中国马铃薯主粮化进程和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推进,马铃薯总产量及单产量的目标需求逐渐增大,马铃薯收获的机械化水平成为产业发展关键因素。这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可减少马铃薯收获过程中马铃薯块茎损伤。综述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薯土分离装置的研究近况,分析国内外现存马铃薯收获机薯土分离装置的主要结构和工作特点,并对未来马铃薯收获机发展方向作展望,以期为马铃薯收获机薯土分离装置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v.38;No.197 236-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蒋伟;明会;杨妍;李周;李怀龙;胡祚;张红骥;于德才;李先平;

    马铃薯孢囊线虫(Potato cyst nematode,PCN)主要指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和马铃薯白线虫(G.pallida),是马铃薯中最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具有早期症状不明显、易传播、潜伏期长、根治困难等特点。因其严重危害性和经济影响性,该类线虫被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利用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基因选育并种植抗性品种,是降低马铃薯孢囊线虫危害的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策略。综述简述马铃薯孢囊线虫的分类关系与致病型分型法,以及对马铃薯孢囊线虫耐受性和抗性定义及其评价方法;详细介绍目前常用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以及马铃薯孢囊线虫抗性育种研究进展并进行展望。

    2024年03期 v.38;No.197 24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影响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因素

    江应红;杨茹薇;古丽米拉·热合木土拉;孙慧;刘易;

    为探究影响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因素,采用文献综述法,对马铃薯淀粉结构与组成,不同品种、气候环境、施肥、水分等外界因素和影响马铃薯淀粉代谢的关键酶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并提出展望。马铃薯块茎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与品种自身遗传特性、温度、环境、土壤肥力、水分、种植密度、地膜覆盖、空气湿度、贮藏环境等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与酶活性及基因表达密切相关。综述可为中国高淀粉马铃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2024年03期 v.38;No.197 260-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马铃薯渣资源化及废渣生物碱降解

    缪增辉;刘晓风;姜红;

    马铃薯加工过程中形成大量马铃薯渣,因其含有大量水分和多种营养成分,极易腐烂变坏,严重污染环境。目前,马铃薯渣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以薯渣为原料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相关资源化产品开发,如高蛋白饲料和酵素化制品。但在薯渣的高值化利用过程中,较高含量的糖苷生物碱具有造成动物中毒、损害消化和神经系统的危害,通过微生物进行糖苷生物碱的降解可以降低或者消除这种风险。综述马铃薯渣相关资源化利用开发及其薯渣利用中的糖苷生物碱降解的相关研究,为马铃薯高值化利用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2024年03期 v.38;No.197 268-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产业开发

  • 宁夏马铃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崔勇;魏固宁;张战胜;杨勃兴;苏林富;李成虎;张文丽;

    马铃薯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农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概述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品种、主推技术、绿色技术模式、加工、市场销售、品牌建设等情况,并对马铃薯产业促农增收的主要方式进行阐述。在系统梳理马铃薯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4年03期 v.38;No.197 27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中国马铃薯》简介

    <正>《中国马铃薯》创刊于1987年,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创办,是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科技期刊。创刊名为《马铃薯杂志》,2000年更名为《中国马铃薯》。期刊现由东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为学术支撑。现为RCCSE准核心学术期刊(B+),中国农林核心期刊(2020版)B类,2021年度中国农业期刊优秀期刊。

    2024年03期 v.38;No.197 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