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锟;李景幽;李芳艳;翟美英;郭华春;
以82份马铃薯材料(2份Solanum tuberosum,34份S. phureja,12份S. chacoense,8份S. polyadenium,9份S. stenotomum,17份S. vernei)为试验对象,调查和分析其结薯性状。2份S. tuberosum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35.7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5.7个,平均单薯重为6.9 g;34份S. phureja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16.0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3.9个,平均单薯重为5.0 g;12份S. chacoense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10.0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10.4个,平均单薯重为1.1 g;8份S. polyadenium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11.9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9.8个,平均单薯重为1.3 g;9份S. stenotomum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13.2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12.9个,平均单薯重为1.2 g;17份S. vernei材料平均单株产量为12.6 g,平均单株结薯数为7.8个,平均单薯重为1.7 g。四倍体平均单株产量高于二倍体,S. phureja材料又高于其他二倍体材料;S. chacoense、S. polyadenium、S. stenotomum和S. vernei单株结薯数高于S. tuberosum和S. phureja。在产量构成方面,S. tuberosum和S. phureja单株产量受单株结薯数与单薯重双重影响,而S. chacoense、S. polyadenium、S. stenotomum和S. vernei单株产量几乎仅受单株结薯数影响。试验结果为研究马铃薯块茎形成机制及二倍体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v.38;No.197 193-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储丽章;杨永东;谷春熠;邹万君;汪忠明;朱维贤;
‘昆薯7号’是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生产上种植的品种‘会-2’作母本,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材料‘CIP004(TPS-67)’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人工有性杂交选育成的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3)530040。该品种生育期105 d,适宜作鲜食型品种。块茎卵圆形,芽眼浅、少,薯皮光滑、黄色,薯肉黄色。干物质含量13.60%、淀粉含量10.60%、蛋白质含量2.21%、维生素C含量12.40 mg/100 g、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0.59%。耐贮运,蒸煮品质优,适口性好。抗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病,中抗青枯病,感晚疫病。2017—2019年区域试验中,‘昆薯7号’的平均产量为2 517 kg/667m2,较对照‘丽薯6号’平均产量2 323 kg/667m2增产8.35%。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春、秋、冬作区种植。
2024年03期 v.38;No.197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姜波;敖翔;于晓刚;刘秩汝;李辉;王贵平;任珂;汤存山;
‘华晟7号’是以‘维拉斯’作母本、‘内薯7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2023年12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马铃薯(2023)150066。生育期94 d,茎绿色,叶片浅绿色,花冠白色。块茎卵圆形,薯皮黄色、粗糙,薯肉乳白色,芽眼浅。2021—2022年参加国家中晚熟东北组马铃薯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250 kg/667m2。干物质含量28.35%、淀粉含量21.70%、蛋白质含量2.00%、维生素C含量34.50 mg/100 g鲜薯、还原糖含量0.30%。抗晚疫病(Late blight)、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华晟7号’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北方一作区种植。
2024年03期 v.38;No.197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