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育种对策浅见SOME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THE WORK OF POTATO BREEDING IN CHINA
隋启君
摘要(Abstract):
简要回顾国内外马铃薯育种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指出我国马铃薯育种领域正处于激烈变动时期 ,僵化的体制、机制正在被打破 ,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面对中国加入WTO和产业结构调整 ,马铃薯还将继续发展的新形势 ,尽快确立我国马铃薯育种新体制和新机制 ,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议在西北、华北、西南各建立一个中国马铃薯育种分中心 ,在云南建立中国马铃薯资源创新中心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系统开展马铃薯野生种利用研究。在育种方法上 ,仍以常规育种为主 ,大力开展生物技术利用研究 ,通过基因图谱和分子标记等技术 ,使依靠表现型选择转为直接选择基因型 ,提高育种效率
关键词(KeyWords): 马铃薯;育种;野生种;生物技术;品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隋启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FAO .1997-2000年马铃薯生产数据库.
- [2]Hoopes,R .W .andR .L .Plaisted(1987)Potato.In:Principlesofcultivardevelopment.Volume2.Cropspecies.W .R .Fehr,E .L .Fehr,H .J .Jessen,eds.MacmillanPub lishingCompany,N .Y .pp.385-436.
- [3]Iwanaga.MandSchmiediche.P .利用野生种改良马铃薯品种.国际马铃薯中心通讯,1989,17:2.
- [4]蔡元林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马铃薯育种进展的评价(Douch es.D .S).杂粮作物,1998,18(2):23-26.
- [5]屈冬玉等.马铃薯遗传育种的几点设想[M].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21.
- [6]王岫芳.亚太国家马铃薯生产科研现状与我国的对策[J].马铃薯杂志,1989,2,101-105.
- [7]Bradshaw.J.E .andMackay.G .R .21Breedingstrategiesforclonallypropagatedpotatoes.InPotatogenetics.Wallingford,UK ;CABINTERNATIONAL (1994)467-497.
- [8]杨鸿祖.我国马铃薯生产事业的历史概况[J].乌盟农业科技,1978,2.
- [9]佟屏亚,赵国磬.马铃薯史略[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8.
- [10]叶超林.我国马铃薯生产和科研的发展与回顾[J].马铃薯杂志,1987,1(1):43-45.
- [11]滕宗.40年来我国马铃薯科技事业的发展与取得的主要成就[J].马铃薯杂志,1989,3:129-133.
- [12]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等.全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编目[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 [13]程天庆.关于改进我国马铃薯育种的商榷[J].马铃薯杂志,1987,2:32-36.
- [14]李万先.湖北省马铃薯育种概述[J].作物研究,1991,5(3):47-48.
- [15]陈伊里等.新型栽培种的群体改良及其在实生种子上的应用[M ].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6.
- [16]柳俊等.我国马铃薯育种研究浅析.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9-44.
- [17]戴朝曦.生物工程技术在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马铃薯杂志,1991,3:161-166;1991,4:229-236;1992,1:49-56.
- [18]纪颍彪等.分子标记在马铃薯遗传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