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主要品质形成的比较Comparison in Main Quality Traits for Several Processing Potato Varieties
石瑛,单洪波,邰宇新,陈若男,潘峰,魏峭嵘,张丽莉
摘要(Abstract):
以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东农310’、‘东农314’、‘东农317’和‘大西洋’为材料,从块茎形成至淀粉积累期进行多次取样,比较几个品种的主要品质形成过程,探求块茎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的变化特性,以期为特定品种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推进,几个加工型品种的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增加,整体表现为干物质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淀粉含量在生育后期进入平台期,粗蛋白含量持续增加、在生育后期最高。‘东农310’的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均随生育进程推进而持续增加;‘东农314’的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东农317’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淀粉含量持续增加;对照品种‘大西洋’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粗蛋白含量持续增加。生育后期‘东农310’的干物质、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东农310’、‘东农314’和‘大西洋’的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东农317’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东农314’和‘大西洋’。
关键词(KeyWords): 马铃薯;品质;干物质;淀粉;粗蛋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9)资助
作者(Author): 石瑛,单洪波,邰宇新,陈若男,潘峰,魏峭嵘,张丽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马铃薯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
- [2]孙慧生.马铃薯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 [3]姚春光,白建明,李燕山.富锌薯片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4”的选育[C]//屈冬玉,陈伊里.马铃薯产业与脱贫攻坚.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18:254-256.
- [4]张永成,田丰.马铃薯试验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66-169.
- [5]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 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6]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 [7]门福义,刘梦芸.马铃薯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 [8]宿飞飞,石瑛,梁晶,等.不同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淀粉组成的评价[J].中国马铃薯, 2006, 20(1):16-18.
- [9]刘凯,张琦琦,石瑛,等.不同生态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分析[J].中国马铃薯, 2008, 22(2):85-87.
- [10]张立菲,秦昕,石瑛,等.马铃薯不同品种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差异比较[J].中国马铃薯, 2008, 22(4):216-218.
- [11]石瑛,卢福顺,王冬雪.几个马铃薯品种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差异[J].中国马铃薯, 2012, 26(1):1-4.
- [12]石瑛,马丽美,魏峭嵘,等.东北地区6个马铃薯品种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差异性分析[C]//陈伊里,屈冬玉.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13:282-287.
- [13]石瑛,单洪波,汤立阳,等.几个马铃薯品种在钾处理下的产量及干物质含量[C]//屈冬玉,陈伊里.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17:353-357.